正文 第29章 六如居士逃禪仙 (3)(1 / 2)

版本一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二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三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酒醉酒醒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四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當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需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騁我得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五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在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複日,酒醉酒醒年複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咲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第三,是痛苦的磨煉。幸福基本上對文學藝術沒有多大的益處。翻開曆代大師的生平記錄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文學大師還是藝術大師,如果沒有經受過一兩次打擊就作出傳世作品的極為罕見。可以說越是成就大的大師,這個特點越明顯。

第四,是朋友間的互相學習。在這點上,唐伯虎與祝允明、張靈等朋友的交往,使他有了很強的異端思想磨煉,特別是祝允明的出現,可以說,祝允明乃是唐伯虎“精神上的老師”。

第五和第六分別是異端思想的洗禮和本地生活環境的影響。前者,詳見下文的“劍光閣上兩天才”“反主流的急先鋒”“強大的異端向主流發動衝鋒”;後者,詳見下文的“人傑地靈之地”。

第七,是唐伯虎晚年從事的職業。作為商業工作者,唐伯虎生於“五民之末”,死於“五民之末”,特別是,他還是“末中之末”,靠賣畫為生的他,生意好的時候人求他,生意不好的時候他求人,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使他對於民間的風土人情極為了解,因此,他的詩文、書畫就會用最大的民眾語言來書寫他們能夠看得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