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六如居士逃禪仙 (10)(1 / 3)

徐禎卿撰《新倩籍》,為唐伯虎、文徵明、邢參、錢同愛、張靈五人作傳。

“吳中四才子”雅號出現。

都穆、徐經、顧璘領應天鄉薦。

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丙辰27歲:二月廿四日,文徵明觀賞唐伯虎藏書觀宋吳縝撰《新唐書糾謬》。

九月,袁臣器遠遊歸來,繪其所經曆山川陵陸,唐伯虎為之作《中州覽勝序》。

1497年明孝宗弘治十年丁巳28歲:侄兒長民生。與張靈一起“提學”考試失敗,但經過他人斡旋,唐伯虎獲得補考機會,張靈卻喪失資格。

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戊午29歲:春,為鄒衡題《綠香泉圖卷》。

八月,與文徵明參加鄉試,文徵明失敗。唐伯虎則高中鄉試第一,刻“南京解元”印章。

作《金粉福地賦》、《領解後謝主司》、《廣誌賦》。

冬,徐經百金為壽以結交唐伯虎,唐伯虎於是與他同船北上,以待明年禮部試。

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己未30歲:上元日,唐伯虎在京城看鼇山燈,並作七律《觀鼇山四首》。後憶此事,又作畫為記。

一月作《燈宵閨話》與杜堇相識於北京;會試前,拜訪吳寬,作《上吳天官書》。

二月會考,因涉嫌賄賂主考官程敏政,三月被累下獄,後罷黜而歸,四月程敏政下獄。六月結案。文林卒於溫州任,十一月廿七口,唐伯虎往祭文林,撰《祭文溫州文》。

十二月幫助朱存理買了一頭驢。作《虛閣晚涼圖》。

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庚申31歲:與續弦妻仳離(離婚)。約於此時開始同周臣習畫。

三月,張靈為唐伯虎作《河塘清夏圖》。

唐伯虎為新安吳氏兄弟寫《椿樹秋霜圖》,祝允明作序並題詩,都穆、沈周亦有題詩。

夏,於桃花塢凝露山堂書蘇軾《放鶴亭記》。

秋,唐伯虎經此大變,心灰意冷,取佛經中語,自號“六如居士”。

1501年明孝宗弘治十四年辛酉32歲:遊祝融、匡廬、天台、武夷、洞庭、彭蠡。

四月廿四日,唐伯虎與故人楊立昇在淮口對舟劇飲,次日作畫相贈。

徐禎卿鄉試中舉。

1502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壬戌33歲:歸故裏,大病在家。開始正式以賣畫為生。徐禎卿會試落敗。

因韓世貞回金陵,畫《送別圖》贈之。

九月為葉汝川寫《風木圖》。

寫《黃茅小景圖》題詩。

1503年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癸亥年34歲:三月下旬,為吳偉作品《歌舞圖軸》題詩。時唐伯虎鬱鬱不得誌,益任放誕,常寄情風月。文徵明曾勸之,兩人幾失和。

作《桐蔭清夢圖》、《寄妓》、《哭妓徐素素》、《代妓者和人見寄》、《玉芝為王麗人作》。

七月《潘孺人任氏墓誌銘》張靈書篆。

1504年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甲子35歲:靠賣字畫為生,平日飲酒挾妓,縱情聲色,世人多以其形為任誕不經。

春,與文徵明、蔡羽、徐禎卿遊虎丘,千頃雲。陪王鏊遊洞庭湖,題名石壁。

四月,作《坐林溪閣》卷,贈姚承。和沈周作《落花詩》30首。可能在本年完成了《江南農事》。

七月,吳寬卒,享年70歲。

中秋,同沈周、文徵明、蔡羽同遊縹緲峰。

1505年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乙醜36歲:作《答文徵明書》,之後與文徵明失和數年。與兄弟失和,與沈九娘成親。徐禎卿會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