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口蜜腹劍的宰相李林甫(1 / 3)

一、唐朝宗室 世代為官

唐玄宗“開元盛世”後期,出了一個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劍”的典型人物,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到衰,與此人頗有關,他就是在天寶十年(751年)也曾擔任過朔方節度使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752年),小字哥奴,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的五代孫,高祖從父弟長平王李叔良之曾孫。論其輩分,李林甫比唐玄宗李隆基高一輩,應該算是唐玄宗的堂叔。但是,因為隔得太遠,唐朝宗室,並沒有讓他飛黃騰達。李林甫的發跡靠的是他本人排除異己、陰謀詭計的歪本領。

李林甫的曾祖父李叔良,在唐高祖武德初年被封為長平肅王,鎮守涇州,以抵擋薛仁杲。因為克扣軍餉從中漁利,引得官兵十分怨恨,薛仁杲利用其弱點進行突然襲擊,李叔良每每丟盔卸甲,被打得大敗。後來,突厥入侵,朝廷派李叔良前往迎擊,結果中了暗箭,死在半道。李叔良有二子,長子李孝協,因為貪贓枉法被唐高宗賜死;次子李孝斌,就是李林甫的祖父。李孝斌官至原州(今寧夏固原市)都督府長史,生有兩子,長子為李思訓,是李林甫的伯父,次子李思誨就是李林甫的父親。李林甫的伯父李思訓曾經做過江都令。當時,武則天當政,對李唐宗室子孫,經常予以殺戮或流放。大唐宗室子孫並沒有因皇家血統而享受榮華富貴,聞到的隻是同宗同族的血腥味。在這種情況下,李思訓考慮到自身的安全,棄官而去。直到武則天死了以後,李思訓又重新致仕,被封為隴西郡公,官至宗正卿,任益州都督府長史。唐玄宗開元初年(113年),爵位進封至彭國公,封戶四百,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唐代是古代繪畫藝術發達的時期,有姓名可考的畫家有四百多人,李思訓便是其中之一。李思訓善於畫山水,時人對他的畫非常喜愛,人人都以能得到他的畫為榮,他的山水畫被稱為“李將軍山水”。李思訓生前死後都榮耀非常,在他死後,追贈秦州都督,並被恩準陪葬在陝西蒲成唐睿宗李旦的橋陵。

李林甫的父親李思誨比不上李思訓,官隻到揚州參軍事,他的生平事跡,因地位卑微,所以史籍也無多少記載。李思誨娶妻薑氏,生李林甫。其舅父薑皎十分喜愛李林甫,養在自己家中。薑皎善於見風使舵,還在唐玄宗李隆基做藩王時,就誠心結交。李隆基當上皇帝之後,薑皎被授宮廷殿中少監,掌管天子宴禦之事,深受唐玄宗的恩寵,封楚國公,權傾一時,他接受皇帝賞賜的宮女、馬匹、珍玩不計其數。

李林甫生長在深得玄宗寵幸的舅父薑皎家中,從小就看到權勢的魅力,對權力充滿了無限的憧憬,這一經曆影響著他的一生。

二、千牛直長 國子司業

李林甫自小“善音律”,他的舅舅楚國公薑皎“深愛之”。由於有受到唐玄宗重用的舅舅的寵愛,李林甫得以進入仕途。最初擔任一個小官千牛直長,是一個下級警衛官。開元初年(713年),升任為太子中允。這時源乾曜入相為侍中,薑皎的妹夫孫光乘是源乾曜的侄兒,因此,源乾曜和薑皎十分親近。薑晈就通過妹夫找源乾曜的兒子源潔要官。一日,源潔向父親提出;“李林甫想擔任司門郎中。”源乾曜說:“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源乾曜雖然嘴上這樣說,但“數日,除諭德”,還是提升了他的官職。再後來,累遷為國子司業。

三、善走後門 爬上相位

李林甫非常善於鑽營謀權,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特別善於“走後門”。李林甫走後門要官有三條門路:第一,親戚門路。上麵已經講到,一開始李林甫就靠他舅舅幫他通過親戚關係進入朝官。開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拜李林甫為禦史中丞,後其又先後任刑部侍郎和吏部侍郎。第二,皇妃門路。在楊貴妃受寵之前,“武惠妃愛傾後宮”,武惠妃有二子壽王和盛王,都因為“母愛特見寵異”,太子瑛越來越受到玄宗的疏遠。李林甫便通過太監對武惠妃表忠,說“願保護壽王”。惠妃於是就把李林甫當作親信重用。第三,情人門路。李林甫與侍中(宰相)裴光庭之妻也就是武三思的女兒私通,加上“本出三思家”的太監高力士的相助,唐玄宗拜李林甫為黃門侍郎,“玄宗眷遇益深”。終於在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玄宗拜黃門侍郎平章事裴耀卿為侍中,中書侍郎平章事張九齡為中書令,李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並加銀青光祿大夫,爬上了宰相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