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有著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或者是為了保家衛國,或是為民請命抑或是為了民族大計……不管怎樣,他們都是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和誌向。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歲月的衝洗,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都已經被人們所遺忘,但是那些為中華民族的事業以及曆史的進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不論何時都會被後世所敬仰,也都會流芳千古。而鄭成功正是這群星璀璨的神勇武將當中的一顆耀眼的明星,他的光輝業績將會永遠為後世所銘記!
在中國曆史演進的過程中,有重文輕武的時期,也有尚武輕文的時期。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不管曆史處於哪個時期,都會有英雄應運而生。到了大明王朝後期,宦官專權,大臣之間結黨營私,中飽私囊,朝政日益傾頹,百姓處在水深火熱當中。此時的明王朝處在飄搖之中,內憂外患。外有滿人入侵,內有農民起義。戰火的迅速蔓延,讓已經腐朽不堪的明王朝終於在一夜之間滅亡了。隨後,流散的明朝皇室又不斷地建立自己的政權,割據一方。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動亂的年代,鄭成功出生了,並且在母親良好的早期教育中慢慢長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下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此時的鄭成功也成長為一個文武雙全的有誌青年。在經曆了母親被殺,國家滅亡以及父親投降清廷的一連串的打擊之後,鄭成功變得更加成穩,並且堅決的走上了抗擊清軍的道路。
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要想憑借自己單薄的力量和已經日益強大的清軍對抗,並非易事。於是,鄭成功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招賢納士,嚴明治軍並且親自操練軍隊。此時的鄭成功身負著國仇家恨,與清軍展開了較量。由於鄭成功的軍隊士氣異常高漲,在開始與清軍的幾次較量中,屢屢獲勝。然而鄭成功很快就被這種勝利衝昏了頭腦,使得自己元氣大傷,而抗清大計也顯得更加渺茫了。為了保存最後的實力,以圖生存和發展壯大,鄭成功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進攻台灣。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和部署之後,鄭成功攻入台灣並且逐漸收複了整個台灣,趕走了荷蘭殖民者,結束了台灣被外來殖民者統治長達38年的曆史。收複台灣不僅使鄭成功擁有了最後一個抗清陣地,同時也讓他成為中華民族的大英雄。隨後,他建立了鄭氏政權,開始開墾台灣,發展台灣的經濟,並且開展教育。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使台灣改變了過去的蒙昧和落後的狀態,迎來新的氣象。
也許是天妒英才,正當局勢有所好轉,鄭氏集團內部的一些矛盾使得他筋疲力盡,大誌未申而身先死。有道是,“尚未出師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顆耀眼的明星就這樣隕落了。此時的鄭成功才39歲。盡管鄭成功在台灣隻停駐了14個月,但是他的偉大功績將永遠閃耀著光芒!
本書按時間順序,以鄭成功的成長曆程和抗清的形勢發展為基礎,結合了很多鄭成功的事跡,客觀生動地講述了神勇武將、民族英雄鄭成功光輝傳奇的一生。本書還借助了很多外國文獻,更增強了可讀性和客觀性,以便讀者更加全麵的了解鄭成功。相信本書的出版將會給喜愛曆史和英雄人物的讀者以滿足,並且能夠讓你在品讀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愛國情懷,而這也正是我們編寫《抗清逐夷複寶島——鄭成功》一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