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威廉·赫謝爾:紅外線應用的發明者(1 / 3)

紅外線研究方麵的新進展,使天文學家有可能測量火星上的大氣的濃度,使醫生更容易診斷癌症,使探險者在極地考察時能有更好的儀器。

紅外線是不可見的光。它位於光譜上紅色光的外側。它的存在早在1800年就為人所知了。當時一位名叫威廉·赫謝爾的英國天文學家用溫度計測量色譜,當他把溫度計移到紅色帶的邊沿時,溫度計的讀數升高了。他把溫度計挪出紅色帶,放在沒有顯示光存在的地方,溫度計的讀數反而升得更高。

赫謝爾爵士知道自己發現了一種新的光,它是肉眼看不見的,但能被溫度計覺察出來。他命名它為紅外線,意思是說它在紅色光的下方。

紅外線得到實際運用隻是近些年的事。本來太空署有一個用降落傘在火星登陸的計劃,後來通過衛星進行紅外線掃描,發現火星的大氣太稀,不能軟著陸,於是這個計劃就打消了。

1961年,英國的醫生們發現,乳房癌的溫度略高於正常的組織。這個發現導致醫學紅外線照相機(或稱自記溫度計)的誕生。它廣泛地用於診斷癌症,判斷燒傷的深度,以及找出中風的前兆。

科學家們用紅外線來檢查北極服裝的保溫效率,發現在衣服的拉鏈外最會喪失體溫。多虧有了熱攝影術,如今極地工作者們穿得更暖和了。

亨利·莫茲利:

世界“車床之父”

19世紀40年代,英國完成了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離不開機器製造業。這是因為,機器生產的發展,不僅使得機器體係內部結構日益複雜,而且要求機器的數量越來越多;因此,手工製造不能滿足機器生產發展的需求,必須發明生產機器的新技術,用機器生產機器。在用機器生產機器的機器製造業興起之初,有一位發明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就是被稱為“車床之父”的亨利·莫茲利。

1771年8月22日,莫茲利生於英國的沃爾裏奇。從他少年時的情況來看,顯然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裏。因為家裏窮,莫茲利沒有進過學校接受正規教育。12歲時,他就進入當地一家兵工廠當童工。這家工廠雖然主要製造槍炮彈藥,但是也使莫茲利接觸到了一些機械,學到了一些技術。在兵工廠勞動的兩年時間裏,莫茲利對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4歲時,莫茲利離開沃爾裏奇兵工廠,到一位木匠那裏去當學徒。雖然這位木匠手藝不錯,但是莫茲利對做木工活的興趣不大。第二年,他在得到父母的同意後,又轉到離家不遠的一個鐵匠鋪裏去,當了一名學徒工。鐵匠鋪裏生產各種日常用品和工具,需要使用一些機械。這正是莫茲利喜愛的工作。於是,他利用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和有利條件,在生產實踐中勤奮學習,很快就掌握了作為機械工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術,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工。據說,他特別善於使用各種銼刀,沒有人能夠超過他。可是,按照當時英國的習慣,學徒工必須學滿7年後,才能成為工匠。莫茲利對此極為不滿。他感到,在鐵匠鋪裏長期呆下去,已經學不到更多的高超技術了。因此,懷著對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的渴望,莫茲利常常在考慮如何改變自己的現狀。不久,機會來了。

這時,隨著機器工業的發展,英國出現了很多機械技師。其中,倫敦有一位機械技師約瑟夫·布拉馬,特別著名。布拉馬技術高超,在當時英國機械製造業內具有極高的威望。他發明和製造的安全鎖,以其優良的性能而馳名各地。由於這種鎖精密度非常高,加工時間很長,因此生產數量很少,往往供不應求。布拉馬工廠為了增加鎖的產量,急需雇用具有熟練技術的機械工。

莫茲利得知這個信息後,非常興奮。盡管他作為鐵匠鋪的學徒尚未期滿,但也希望早一天進入著名的布拉馬工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術。然而,布拉馬工廠是當時許多渴望學習機械技術的人向往的地方,要想進入這家工廠,也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當莫茲利向布拉馬提出自己的申請時,布拉馬想了解一下莫茲利的技術情況,便決定對他進行一次嚴格的考核。布拉馬指定了幾種機械活,讓莫茲利去幹。由於莫茲利在機械技術方麵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因此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各種技術考核項目都達到了要求。於是,布拉馬決定錄用莫茲利。這時,莫茲利年僅18歲。進入布拉馬工廠,成為這位著名機械技師的弟子,對於莫茲利來說,可以說是他生活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他在機械方麵的創造發明,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1789年,莫茲利來到倫敦,進入布拉馬工廠。他在這個工廠裏工作了8年。在工廠裏,他不僅認真學習技術,而且積極工作,深得布拉馬的喜愛和器重。由於他的各種技術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在工人們中間威信也很高,因此,他不久就被任命為總工長,在生產中負起了一定的領導責任。

莫茲利在領導生產的過程中,對改進和提高機械技術十分重視。布拉馬工廠的主要產品是安全鎖。可是,原來那種手工製鎖方式,產量不高。為了提高產量,莫茲利考慮到,必須把手工製造、改變為機器生產。而要進行機器生產,就需要改進過去使用的機床。為此,他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設計,夜以繼日地埋頭於新式機床的研究和製造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