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1970年代。
演員。
陸毅當年本來已經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但父母希望回上海,於是他選擇了上戲。而學過兩年美術的鮑蕾,高考時本來是想考上海紡織大學服裝設計專業,要不是那年上戲在哈爾濱的考點陰差陽錯地就設在鮑蕾家的樓下,她肯定想不到考上戲。也許是冥冥中注定的緣分吧,這兩個本來都不會在上戲出現的人在上戲相識相戀,開始了十年的愛情長跑。2006年,這一對金童玉女終於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們是校園戀愛的神話
十四歲那年我考上了上海兒童藝術學院,四年以後畢業,定向分配到兒童劇院。但是我覺得自己在外麵的拍攝機會比較多,就提出辭職。我父母非常不同意,他們意見跟我完全相反。因為我當時考兒藝,他們就是覺得我隻要上了這個學就有了鐵飯碗,單位勞保醫療什麼都有,這在父母那一代人看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想到我十八歲那年,畢業了就要辭職。我父母說:你辭職了想幹嗎?我說:我覺得我有理想,我有抱負我要出去闖。父母一直不同意,但是最後我還是說服了他們,考大學,上了上戲。
在上戲,我認識了鮑蕾。我們是校園戀愛的神話。第一次見麵我就覺得這個女孩特別文靜,因為我平時也比較沉默,我想她是不是和我的脾氣性格挺像的。然後我們相互之間有了朦朦朧朧的好感。大家都在一起上課、排練小品。了解多了之後,到1996年自然而然就走到一起了。那時候還不流行送花,流行送賀卡。過節的時候,會買一張特定賀卡,在上麵寫一些比較肉麻的話。
大學生活特別有意思。其實上大學的時候大家好像都不怎麼認真學習,白天上課,課餘時間大家都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有的忙著談戀愛,有的為攢學費外出主持節目,有的去拍一些廣告影視作品。不過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尤其是在放假之前,大家就會拿出班費來,組織大家吃一頓。放完假回來,很多外地同學會把自己家裏的土特產帶到學校來給大家一起吃,我覺得那段日子是最開心的。
普普通通就是幸幸福福
1996年正式確定戀愛關係之後,學校的同學、老師都知道,雙方家長也知道,大家都挺祝福我們的。我們一直走到現在,十幾年的感情。其實我覺得我的愛情還是挺簡單的。這些是父母帶給我的影響。從小我父母就是恩恩愛愛、相濡以沫一直到現在。所以我那時候給自己定下目標,我將來的婚姻就要像父母那樣,普普通通就是幸幸福福。其實並不像我們平時拍的影視劇一樣,非要死去活來的。
想起來我其實挺幸運的。作為演員,1999年有機會演了《永不瞑目》這部戲,沒想到自己就成了偶像。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以後,我在人藝待了兩年多。後來辭職了。鮑蕾也挺支持我。所以現在我等於還是個體戶。不過單位對我們這個職業來說意義並不是很大,因為拍戲本來就是祖國各地到處跑。
婚宴擺了兩三桌
我沒辦婚宴,因為我的朋友在祖國各地太多了,北京、四川各地都有。在上海的都是我的親戚朋友。所以我們就在上海擺了兩三桌,把雙方家長親戚聚到一起,也沒穿婚紗,就說我們前兩天登記結婚了,跟大家說一聲,請大家吃飯。就這樣簡簡單單就過了。2006年結婚,是我們在一起整十年。這十年當中,身邊的朋友、長輩都已經把鮑蕾看成是我的家人,都覺得我們倆到走一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任何懸念,所以我想宣布一下就可以了。朋友們也沒送什麼禮物,不過有了小孩以後好多朋友都送我禮物。小孩衣服、床、推車、餐桌,好多好多。
陪你走到老
我覺得幸福是無止境的。這要看你如何麵對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在生活中,自己的形象上,處理各種事情,還是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我都對自己有一個標準。之前也得過各種各樣的獎項,不過可能獎項越多,含金量就越來越低了。什麼活動都可以有幾十個獎,然後大家都去拿。畢竟這個行業更多的是把一種娛樂帶給大家。簡單來說,人生有兩方麵:家庭和事業。在這兩方麵裏,我會把家庭看得重一些。事業當然也很重要,但是我覺得家庭和親人是可以永遠陪你走到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