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馬未都:隻談文化不談錢(1 / 1)

生於1950年代。

收藏家,觀複博物館創辦人。

過年是中國傳統裏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但是現在不少人卻覺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馬未都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的生活過於物質化、人與人之間缺乏精神溝通。過年了,人們發發短信,不再登門拜年。越是這樣,相互間感情就越疏遠。據說馬未都家裏過新年,隻磕頭,不給壓歲錢。

炮仗一響就是過年

過年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放炮仗。因為炮仗是幾千年來一直延續的文化。隻要炮仗聲在響,就覺得還是過年的氣氛。北京突然禁炮後,那個年就越來越不像年了。我覺得中國這種過年文化,最不能丟的就是我們這種“炮仗文化”。我們這個文化應該有聲響,它給年帶來很多氣氛。年必須要有標誌性的物,文化上要有區別。西方人的典型東西就是聖誕樹,一到聖誕的時候,他在那樹上掛燈,這就是文化上的區別。我們過去還知道貼窗花、掛燈籠。現在就剩下一個放炮仗了。

要控製壓歲錢

我們小時候,壓歲錢是買不起炮仗的。壓歲錢都是兩毛錢。後來就是十塊、八塊的拿出手,再變成一百塊錢也拿出不手。我印象中有人壓歲錢給上千,最初聽說時覺得有點不可想象。到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跟同學說他有幾千塊錢壓歲錢。所以他經常會說,我用我的壓歲錢買。我說你的壓歲錢能使多少回?從這事後,我就特別控製他對錢的概念。我得讓他們這一代人感受到社會的壓力,要有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