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一朝墮入紅塵中(1 / 1)

“爹娘生下了奴就沒有照管,為隻為家貧寒才賣了小奴身。”這句話正是柳如是幼年淒涼的寫照。

明代揚州有一種名為“養瘦馬”的肮髒交易。“養馬人”先是廉價收養窮人家裏比較美貌的女孩子,稱其為“瘦馬”。然後根據女孩各自的特點教授琴棋書畫,針線女紅,以增加其價值。一直把她們養到十四五歲,再轉手賣給達官貴人或者巨商大賈當妾。

柳如是,原名楊愛,自幼輾轉被賣,家世已不可考。崇禎元年(1628年),江南名妓徐佛收養了年僅10歲的楊愛。從此,她的生平才有了確切的記載。

被徐佛調教了幾年後,楊愛已經出落為一個容貌俏麗、聰穎靈慧的大姑娘。加上她擅長琴棋書畫、詩詞曲賦,在當地頗負盛名。當朝宰相周道登的夫人看中了她,花了重金買她回家做侍婢。周道登見而憐愛之,按“對影聞聲已可憐”的詩句將她改名為“影憐”。這個周道登將小美人置於膝上懷中,親自教她作詩練習書法,很快她成了老爺子的掌上珠、心頭肉。

不久,影憐被收為侍妾後,寵愛難言。過早涉世的她胸中頗具韜略,而性情直爽的影憐引起了群妾的妒忌。好景不長,周道登一去世,影憐就被趕出了周家大門。

離開了周家,影憐開始步入廣闊的天地。崇禎四年(1631年),影憐落入紅塵,改名為柳隱,取“隱於章台柳”之意。“扁舟一葉,放浪湖山間,與高才名輩相遊處。”

她那段“故相下堂妾”的遭遇成為豔幟,正是這一點,抓住人們好奇的心理,讓人總想去窺探。柳如是憑著花容月貌和名氣才學,以詩會友,結交者眾多。

不久她便在江南頗有名氣,擁有了大批裙下之臣。有個姓徐的公子,慕名而至,花了幾十兩銀子求得柳如是出場。徐公子一見到才貌雙全的美女,就搬出了現學的風雅之語:“久慕芳姿,幸得一見。”柳如是一聽忍俊不禁。徐公子見美人莞爾,又恭維道:“一笑傾城,再笑傾國。”這時,柳如是臉色變得難看起來,轉身揮下一縷青絲,算是賠償這位徐公子的,便把他打發走了。

柳如是厭惡偽君子,不過很樂意與詩人才子打交道。崇禎四年的秋天,柳如是與一代才子宋徵璧、陳子龍等人泛舟於鬆江府白龍潭。席上柳如是言語激昂,宋徵璧覺得她豪氣十足,談詩論文不類平常閨秀。柳如是不會做作,也不會玩傷感的情調。正是因為她與古代傳統女性柔弱一麵相悖,才引得世人為之刮目。

宋徵璧,字尚木,年長於柳如是。郎未娶,女未嫁,兩人愛好又相同,在一起無所不談。有一次,兩人相約於白龍潭泛舟。一大早,宋尚木就來到岸邊等候佳人。這時,柳如是還慵懶地躺著,得知宋尚木早已到來,一時興起,就命人傳話過去:“宋郎若有情意,就跳入水中遊來。”宋尚木忽得佳人妙音,竟不假思索縱身躍入水中。正值嚴冬,宋尚木不顧冰冷的河水向船隻遊去。

柳如是萬萬沒有想到,突然出現在她眼前的這個人還把她的玩笑當真了。她趕緊令人將他扶到火爐邊,小心為他驅寒。宋尚木雖吃了次虧,與柳如是的感情卻更深了一步,兩人出雙入對形影不離。

可直到宋尚木提出要娶柳如是為妻,兩人才發覺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一個是出身名門望族、前途無限的少年郎,一個是還在賣藝贖身、沒有脫離苦海的名妓,兩人的婚訊傳到宋母耳中,自然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宋母怎能讓一個煙花女子嫁入宋家?憤怒之下,宋母花錢買通了郡守,並以驅逐流妓之名將整日漂泊在江上的柳如是驅趕出境。

宋尚木聽說後,隻是勸柳如是姑且躲避一下,等風聲過了再說。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讓柳如是劍眉倒豎,麵如秋霜。她激憤地說:“郎君如此說話,再沒有好說的,從此便與君絕交罷。”說完拿起案上倭刀,一刀切斷琴弦,連同心弦一起斬斷。柳如是覺得宋尚木要是真的在乎她,肯定會改變剛才的想法的。可是宋尚木卻無言以對,灰溜溜地逃走了。柳如是見宋尚木毫無膽量,如小人般離去,自恨識人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