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廟會的起源(1 / 1)

何軍握著手裏的銀子,眼睛直泛酸。他知道這個小姑娘是聽說他們的父親病了,所以故意給他這麼多的。站在原地想了想,留下弟弟何勇在原地等待,自己追了上去。

“小姑娘,你們一定是第一次來這裏吧,要不我為你們當向導吧。不然我無法安心。”何軍追上了蘇小漫兩人局促的說道。

蘇小漫見何軍那堅定的神色,知道他是出自真心。說不定自己要是拒絕了他,他會將銀子還給自己的。就點了點頭,同意了。

於是何軍讓兩人稍等片刻,回身同弟弟交待了一下就過來帶著他們往人潮湧動處走去。

一路上何軍向蘇小漫介紹到,廟會的起源是城裏一些窮苦人家的年輕男女為了傳遞情誼自發舉行的一項活動。大致就是相互之間有情的男女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增加感情,等到感情成熟以後再舉行婚禮。

後來城裏比較富裕的人家發現這樣組成的家庭男耕女織,美滿幸福。就自發的也要求自己的子女去參加這樣的活動,久而久之,這件事情急傳到了當時的城主大人耳裏。再然後城主大人就頒發了一條法令,定出每一年的這一天全城都舉辦這個活動,讓陌生的男女聚到一起相互認識,彼此之間有意的就可以請媒婆說媒,並規定商人富甲不得歧視窮苦人家。倘若有兩人或者多人同時喜歡上一人可以公平競爭,競爭的結果就是看當事人最後選擇誰。沒被選上的也不允許打擊報複。

這一條令剛實施時還是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說貧富分化,富家子看上窮家女,官家小姐喜歡上落魄書生,或者霸道公子強搶別人的意中人等等。不過在一年一年的改進和城主的嚴格管製下,再加上大多數這樣組成的家庭都和和美美,讓整座城裏的人們少了很多矛盾,所以也都願意舉行這樣的活動。就連富貴人家也認為讓自己的兒女自由選擇比父母包辦要來得美滿。於是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廟會。

所以西山上的廟會隻是建了一間很大的月老廟,月老廟的旁邊有一棵百年老樹,樹上掛滿了年輕男女丟上去的定情絲帶,也有些是為家人祈福的絲帶。遠遠望去,滿樹花花綠綠的,煞是好看。走進了才發現,樹下放了一架五米長的木梯,旁邊有一張木桌,上麵擺滿了各種顏色的絲帶,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兒在那裏幫人們書寫祈福或者許願的絲帶,木梯上還爬著一個十來歲的小童,幫忙掛著絲帶。也有自己識字的人,為表誠意花幾個銅板買了絲帶自己書寫。

何軍告訴蘇小漫,這個老頭兒原是城裏的一位教書先生,後來兒子進京趕考,托人捎來話說在路上生了重病,媳婦去尋,結果一去不回,留下年幼的孫子和老頭兒相依為命。城主看他們倆可憐就讓他們來打理月老廟。一住就是好幾年。

月老廟的左邊還有一個四合的小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