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草原上的黃金家族(2)(1 / 2)

據專家考證,這個用一塊鹿肉換來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朵奔篾兒幹家後來發生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一種佐證。

草原上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人的壽命普遍不高。朵奔篾兒幹在與阿蘭豁阿生了兩個兒子後,突然無疾而終了。但蹊蹺的是,他去世很久以後,阿蘭豁阿竟又陸陸續續生下三個兒子。雖然當時的草原上,有兄弟相互“繼承”遺孀的傳統,可朵奔篾兒幹死後,阿蘭豁阿的身邊根本就沒有有權“繼承”自己的男人。況且有兩個年輕力壯的兒子保護,也不會有人敢打她的主意。

這就怪了,一個寡婦怎麼可能憑一己之力連生三子?

時間一久,各種不堪入耳的流言蜚語便在附近的部落裏流傳開來。阿蘭豁阿的兩個兒子每天看著母親,確實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情況。但人言可畏,風言風語聽得多了,兄弟二人實在有些坐不住了,便私下裏議論起來。

老大看了看老二,小聲說:“你說,父親都死了那麼久了,又沒有兄弟,母親生的那三個兒子從哪來的?咱家除了父親當年用鹿肉換來的那個男仆,也沒有其他的男人了,該不會是……”

老二一聽,確實是這麼回事,剛要點頭稱讚,就看到了母親阿蘭豁阿那張帶著慍怒的臉。

當時正好是秋天,阿蘭豁阿烤好了一隻小羊羔,準備叫兩個長子和三個幼子一塊兒嚐嚐自己的手藝,可偏偏在帳篷外聽到了兩個大兒子的竊竊私語。

無奈之下,阿蘭豁阿隻能將心中的秘密和盤托出:“每天晚上,我都看見一個金人從天窗的縫隙鑽進來,並在我的腹部反複摩挲,他的光亮透過了我的腹部,最後那家夥又像黃犬一樣匍匐而出。我就是這樣屢次懷孕,連續生了三個兒子。如今你們知道了吧,你們那三個弟弟都是長生天的恩賜啊,他們與他們的子嗣必將馳騁草原!你們兩個是我的大兒子,以後再也不許胡言亂語。”

換句話說,這三個孩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位非凡的寡婦僅用三言兩語就唬住了兩個長子,同時還作出了這樣一種預測:這三個孩子的子孫身世不凡,有朝一日必將成為草原的霸主。這番神神叨叨的話究竟可不可信,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三個孩子及其後裔的命運,確如她所預言的那樣。不管怎麼說,阿蘭豁阿對世人總算是有了一個自圓其說的交代,至少比被指責與人偷情要好得多。

說完了這番話,阿蘭豁阿又將三個幼子一同召來,並取出五支箭來分與五子分別折之,五個兒子輕飄飄地就將手中的箭支折斷了。於是阿蘭豁阿又拿出五支箭,將五箭捆成一束,再命五子輪流折之。這一次,兄弟五個沒人能斷此箭束。

阿蘭豁阿見好就收,馬上教誨道:“你們五個人,如果互相疏離,各自為伍,那麼很容易就會被你們的敵人一一折斷——就像剛才你們每個人折斷一支箭那樣易如反掌。假如你們這五支箭能同心同德,合而為一,就沒有人能打敗你們。好了,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

草原民族的血統論

母親阿蘭豁阿去世之後,兄弟們並沒有像“五箭立誓”時所約定的那樣團結,五個兒子在母親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分家了。分家就分家吧,哥幾個偏偏又把家產分成了四份,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各一份,唯獨沒老五孛端察兒什麼事兒。

後來,老大和老二的子孫組成了蒙古答兒列斤氏,也就是一般出身的蒙古人;三個小兒子的子孫組成了尼倫氏,因為他們被視為長生天的後裔,所以又被稱作“純潔出身的蒙古人”。其中,老五孛端察兒的後代被稱為孛兒隻斤,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屬的氏族。由於後世的蒙古大汗都出於這一氏族,所以後人又稱其為“黃金家族”。

按照後代人的審美標準,孛端察兒大概算不上俊美,而且天生內向,家人都覺得他簡直就是呆癡愚笨。但是知子莫若母,阿蘭豁阿就對這個不起眼的兒子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我的這個兒子可不是什麼呆子,他的子孫必將馳騁草原。”

但分家的時候,孛端察兒還沒開竅。他的四個哥哥顯然也沒拿他當回事兒,隻用一句“你年紀還小”就把他打發了。“至於財產,那匹禿尾巴馬歸你,弓箭、火鐮、火石這些都拿給你。吃飯嘛,上我們這兒來吃就行。我們兄弟幾個還養不起你一個小屁孩兒?”

孛端察兒雖有一肚子怨氣,但勢單力薄,也隻好忍氣吞聲。可是真到了去哥哥家吃飯時,哥哥嫂嫂的冷淡和嘲弄比孛端察兒想象中更過分。他忍無可忍,索性帶上幹糧、弓箭,騎上那匹老馬,不辭而別,往荒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