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裏,孫伏伽在油燈下溫習功課,父親悄悄走進來,坐在他身旁。
“伽兒,為父知道你誌向高遠,但這科舉之路艱辛,無論結果如何,你都要保持平常心。”父親的聲音低沉而溫和。
孫伏伽鄭重地點點頭:“爹,您放心,兒子明白。”
母親則是默默地在一旁為父子倆準備宵夜,看著他們,眼神中充滿了慈愛與堅定。
又過了些時日,家裏的經濟越發緊張。父親決定拖著病軀去鎮上找些零工做,以補貼家用。孫伏伽堅決反對,可父親卻執拗地說:“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動,不能全靠你一個人。”
母親也在一旁勸道:“伽兒,就讓你爹去吧,咱們一家人共同努力。”
孫伏伽無奈,隻能叮囑父親要注意身體。
父親做工回來,盡管疲憊不堪,卻總是麵帶微笑,給孫伏伽講述鎮上的見聞,讓他能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片刻的放鬆。
然而,一次父親做工時不小心摔倒,傷勢加重。孫伏伽心急如焚,想要放棄科舉照顧父親。
“你若此時放棄,為父這傷就白受了!”父親嚴厲地說道。
母親也拉著孫伏伽的手:“孩子,聽你爹的,我們能挺過去。”
孫伏伽含著淚,繼續埋頭苦讀。
父親的傷勢加重,讓家裏的氣氛變得更加沉重。母親一邊悉心照料著父親,一邊還要操持家務,整個人愈發憔悴。
盡管如此,母親從未在孫伏伽麵前有過一絲抱怨。她總是在孫伏伽晨起讀書時,就已經準備好了簡單卻充滿溫暖的早餐。
而父親,即使臥病在床,仍心係孫伏伽的學業。他忍著疼痛,讓母親將自己的一些人生經驗和處世道理講給孫伏伽聽。
“伽兒啊,做人要有骨氣,做事要有決心。這科舉之路雖難,但隻要你堅持,就一定能有所成。”父親的聲音雖然虛弱,卻充滿了力量。
為了節省開支給父親買藥,母親甚至開始接一些縫補衣物的活兒,常常熬到深夜,眼睛都熬紅了。
有一天,孫伏伽發現母親在偷偷地哭泣。原來,家裏已經幾乎沒有餘錢給父親買藥了。孫伏伽心如刀絞,他決定去鄰村找一些零工做。
“娘,我已經長大了,能為家裏分擔了。”孫伏伽堅定地說道。
母親含著淚點頭:“孩子,辛苦你了。”
孫伏伽在鄰村做工時,總是盡心盡力,受到了雇主的稱讚。拿到工錢的那一刻,他第一時間跑去給父親買藥。
父親吃了藥,病情漸漸穩定。他看著孫伏伽疲憊的麵容,心中滿是愧疚。
“伽兒,都是爹不好,拖累了你。”父親說道。
孫伏伽握住父親的手:“爹,您別這麼說,咱們是一家人,一起度過難關。”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裏,母親也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希望。她在院子裏種了一些蔬菜,養了幾隻雞,想方設法讓家裏的生活能夠維持下去。
終於,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父親的身體逐漸康複,家裏的情況也慢慢有了好轉。
父親身體康複後,不敢再有絲毫懈怠,又重新投入到勞作之中。他深知兒子科舉之路需要大量的花費,自己多努力一分,兒子便能多一分希望。
每日天未亮,父親就扛著農具出門,在田間辛勤耕耘,哪怕汗水濕透了衣衫,也從不歇息片刻。
母親則在家中養了更多的家禽,還將自己做的一些手工拿到集市上去賣,換些零錢補貼家用。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打算放過這個飽經風霜的家庭。一場暴雨突襲,家中的田地被淹,莊稼幾乎顆粒無收。父親望著那一片狼藉的田地,眼眶泛紅,但很快又振作起來。
“沒事,咱們重新再來!”父親安慰著憂心忡忡的母親和孫伏伽。
為了彌補損失,父親開始四處尋找零工的機會,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活兒,他也毫不猶豫地接下。
母親也沒閑著,她到處向鄰裏借糧,低聲下氣,隻為了讓一家人能夠度過這艱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