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統治者

居魯士是古代世界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古代曆史上最有影響的帝國之一的波斯帝國的創始人。他從一個小國之君,在短短的十餘年的時間裏,滅掉了西亞的3個強國:米底亞、呂底亞和新巴比倫王國,建立起一個東至印度、西達地中海的空前龐大的帝國,不僅完成了自己征服者的曆史任務,而且對當時的文明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居魯士作為波斯帝國的創建者,他是依靠武力征服來完成他的不朽勳業的,在這些大規模的征服中,居魯士表現出了他的軍事天才,同時也奠定了他作為一個偉大征服者的地位。

前553年,居魯士起兵攻擊米底亞,確切地說,應該是居魯士造反,因為在此之前他一直是臣屬於米底亞王國的。米底亞人和波斯人在血緣和語言上都十分相近,居魯士的造反其實是要改朝換代。經過3年血戰,居魯土征服了米底亞,生俘其國王阿斯提亞格斯。

征服米底亞之後,居魯士又發動了向西亞的征服戰爭,先後使亞述、亞美尼亞和小亞細亞的東部歸入波斯的版圖。但居魯士並未滿足,他繼續西進。前547年,居魯士率軍攻擊小亞細亞最富有最強大的呂底亞王國。雙方在呂底亞王國都城薩迪斯以東的平原上展開了決戰,居魯士取得了勝利。前546年5月,居魯士攻占薩迪斯,俘虜呂底亞國王伊洛伊斯。居魯士的西征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他不僅據有了小亞細亞,而已使半島沿海的眾多的希臘城邦臣屬於波斯,開始了與希臘在地中海的爭霸時期。

在蕩平西方後,居魯士又率波斯大軍東進,征服整個東部伊朗,並在阿富汗設省。隨後居魯士又渡過烏滸河,到達了藥殺水,他把這條河流作為了帝國的邊界,並在藥殺水的南岸修建了7座城池,聯成一道堅固的防線。7座城池中最大的一座叫“居魯士城”。前540年,居魯士又將帝國疆域擴展到印度河畔。

征服巴比倫

征服印度後,在居魯士的視野裏便隻剩下巴比倫王國了。巴比倫王國控製著中東地區最肥沃的土地,它的富有讓人羨慕不已,巴比倫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那裏有奇跡般的空中花園,有美輪美奐的通天塔。而且巴比倫人原是米底亞王國的盟國,現在又與埃及結成了反波斯的同盟。居魯士不能容忍一個富有的反波斯的巴比倫王國的存在,現在他已征服了東西部廣大地區,波斯人已成為了“亞洲的統治者”,躊躇滿誌的居魯士決定征服巴比倫。

而此時的巴比倫已是江河日下,雖擁有廣大的地盤,但隻是徒有虛表,其內部的重重矛盾使得它根本無法與蒸蒸日上的波斯相抗衡,更何況波斯擁有居魯士這樣偉才大略的人物。前538年,居魯士率大軍進攻兩河流域,10月,波斯、巴比倫在底格裏斯河西的亞述古城奧庇斯展開大戰,巴比倫的軍隊遭到敗績,整個巴比倫已無心抵抗。10月13日,居魯士的波斯軍隊進入了巴比倫城,他們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不久,巴比倫王國的末王郡波尼德也被俘,巴比倫王國滅亡,兩河流域的曆史從此便掀開了新的一頁。

居魯士在短短的10餘年時間裏,通過軍事征服,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在不停的征服中,居魯士顯示了他的軍事天才,同時,他還是一個卓越的仁慈的政治家。居魯士並非一味地靠武力征討而創建其帝國,他不喜歡極為殘忍的征服,尤不像亞述帝國那樣的以燒殺擄掠為能事。居魯士常表現得極為寬厚,他尊重被征服地區的宗教和風俗,從不把波斯的宗教強加於被征服的地區。居魯士征服巴比倫後,在新年裏,他遵照巴比倫的習俗,握住馬都克神像的手,顯示他是巴比倫正統的王者。他把巴比倫王擄掠到巴比倫城的神像又都送還原地,由此而受到各地僧侶的歡迎。在征服巴比他後,居魯士釋放了“巴比倫之囚”,使被囚禁的四萬多名猶太人重歸故裏,允許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居魯士的這一決策意義實在重大,影響也足夠深遠,沒有居魯士的開釋,猶太人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有可能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