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早期的‘鬼裝畜’並不會害人,隻是某一個想要進行守護的鬼用的障眼法而已,隻把活人引導出去,不讓他們觸碰到鬼想要守護的人、物或者東西。因此有鬼裝畜的情況,也有鬼裝人和鬼裝物的現象,隻是因為最早多發生在動物的身上,所以統稱為‘鬼裝畜’,並以此名流傳開來。
晚飯過後,大誠抱著小老兒坐在神棍阿宏的身邊,饒有興致的聽剩下兩個故事。
神棍阿宏說,以春秋戰國時期的猴子事件為例,那一次的鬼裝畜,其實是大臣的冤魂為了保護山林的猴子,繼而利用死在山中的孤魂野鬼幻化成猴子的模樣,活人捉住這隻假猴子後,就會引發一連串的迷幻效應,繼而實現大範圍的鬼打牆,最終隻能迷迷糊糊的走出大山,根本到達不了可以捉到猴子的地方,而等到他們走出大山時才會發現,自己捉到的第一隻猴子,也就是鬼變的猴子,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原本隻是一場冤死的靈魂保護執念的偶然事件,雖然不是唯一,卻也不會經常發生。但是當這種現象被發現、研究並加以改進後成為害人的方式,神棍阿宏要說的另外兩個故事中的第一個,就是關於害人這件事。
明朝初年,有位道士擅於利用邪門歪道的方式修行,被趕出師門後躲在大山裏繼續修煉。世間一切邪門歪道的方式總會以謀害他人生命貫穿始終,這位道士也不例外,他需要生吃動物的內髒。好在身在大山之中,捉到動物的幾率十分大,但是隨著修煉的進行,他需要生吃活人的內髒。人與動物截然不同,如何捉到活人成為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苦思冥想後,道士選擇‘鬼裝畜’的手段,將慘死在大山中的冤魂利用起來,使其裝扮成山林間最珍貴的動物吸引獵人。隨著獵人的不斷消失,獵人的家屬去官府尋求幫助。官府派人連同獵人家屬一起進山尋找,最終同樣消失的無影無蹤。那座大山變成了恐懼的所在,再無人願意走近,唯有不知死活的大膽之人進山挑戰,以求謀英雄的名號,最終卻也消失的沒有蹤影。漫漫大山自此再無人敢進,唯有路過的外鄉人不知輕重,默默地消失於天地了。
後來由於朝廷開山采石,才又重新將活人的氣息灌輸進這座神秘的大山之中,最後在密林深處發現一個大坑,裏麵躺滿了死人。底下的屍體腐爛透了,上麵的屍體相對新鮮,卻無一例外的全部失去了內髒。
神棍阿宏說道:“猴子和吸引獵人的珍貴獵物,都是鬼裝畜的典型代表,之後能夠把官府和獵人的家屬欺騙了的,大概使用了鬼裝人的手段。”
大誠感歎道:“原本是為了在不傷害人的情況下保護一些東西的好辦法,卻在人們邪念的趨勢下變成謀害性命的工具,真是太可惜了。阿宏叔,鬼裝物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故事,關於鬼裝物的。”
古籍中有過記載,事情還是發生在明朝。明朝中期,皇帝開始為自己修建皇陵,為了保護皇陵不被侵犯,一位精通玄術的風水大師提出“鬼裝物”的想法——將真正忠心於皇帝的人賜死,利用他們對於皇帝的忠心守護皇陵,一旦有人闖入,就會通過鬼裝物的手段將靈魂變成財寶,隻要有人將這樣的財寶據為己有,就會連同一起闖入皇陵的所有人被迷惑,繼而走進設置好的葬骨之地。
然而這位風水大師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調教出正兒八經的鬼裝物,需要事先測試。考慮到皇陵尚未修建完成,皇帝也還健健康康的活著,風水大師想到一個陰損的轉嫁他人的辦法。皇帝想起自己的一位大臣,此人年事已高,最近連連生病,眼看就要駕鶴西遊,家人一直在準備後事。
皇帝對大臣的兒子說,念在你父親為朝廷效命一生,自然是需要厚葬的,我作為開明的皇帝,怎麼可能讓大臣的墓有被盜的危險而置若罔聞呢?不如這樣吧,我這裏有一門玄術,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此玄術名叫鬼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