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於在網絡上閱讀快餐文學的朋友可以暫且跳過此節,從第2或第3節讀起,日後再回閱本節。小說第1、2兩節都是鋪墊,情節是從第3節開始的。)
當地球還處在寒武紀冰河時代的無盡嚴冬時,金星人類文明卻漸入佳境。金星紀年公元21世紀末葉,金星人類社會的發展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峰,曆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銀河時代。
直接開創金星人類銀河時代的是他們在宇宙航行領域取得的兩項革命性成就,即反物質動力飛船製造技術的完善和時空跳躍的實現。從此金星人類實現了遨遊銀河的夢想,生存空間獲得極大拓展。
原先被恒星耀眼光芒淹沒的許多行星星係一一展現在金星人類眼前,人們這才恍然大悟,金星根本不是宇宙中孕育高級生命的孤島(當時地球上還未出現人類),大多數恒星都帶有行星、彗星等附屬天體,銀河中的世外桃源數以十萬計。
銀河的浩瀚和富饒極大地刺激了人類的欲望和好奇心,也促使金星各國從劍拔弩張,甚至大打出手的各種矛盾和爭端中解脫出來。此時此刻,無論什麼樣的領土糾紛、民族衝突、宗教磨擦、利益之爭都已經微不足道了。在“全民明煮”(明煮是金星一種公眾從政形式)和“向銀河進軍”的大旗下,各國迅速達成統一協議,賦予原來的清談機構——“金星國家聯合體”廣泛的實質權力,使之成為新時代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人類很快就義無反顧地拋棄了自己原有的那充滿了汙染和嘈雜的家園,爭先恐後地向太空中的處女地奔去。“人類,我們出發吧!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成為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最狂熱的口號。而人類的搖籃,被人類數百萬年來過度索取以致資源枯竭環境汙染的金星則逐漸淪落為少數懷舊人士追昔憑吊之地,除此之外,無人問津。
地球是金星人類在銀河係開疆拓土的第一站,但由於自然條件過於惡劣,金星人類除了在這顆星球上建立一些實驗站和采礦基地外,並未傾注多大熱情。當時金星的天文學家眾口一詞地認為地球在幾億年後將會是生命繁盛的星球,但幾億年太長,而金星人卻隻爭朝夕。太陽係內其它行星所受到的待遇與地球相差無幾,金星人類的目光焦點都彙集在太陽係外那些生機盎然的富饒之地。
在金星人類開拓銀河的過程中,另外一個經典理論也得到驗證,即“生命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即使象地球這樣的荒蠻之地也存在著若幹種低等生命,許多環境優越的星球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智慧生物。
金星人對這些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展開了浩浩蕩蕩的全麵考察,發現這些生物外形體態光怪陸離,智慧程度也參差不齊,但無疑都具有顯著區別於普通動物的高等智能,且處於社會化生存狀態,符合“人類”這個定義。更巧的是,他們都遠遠落後於金星文明,最發達的也隻到蒸汽時代。
這究竟是一種巧合還是一種必然,學術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比較熱門的一種說法是,在銀河係長達100多億“年”的曆史上,不斷上演著不同人類文明的興衰交替,有如“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正是在這條定律的作用下,金星人類才得已暫時主宰銀河。
這種“銀河文明循環論”的支持者找到了一些具體的證據,在銀河係內的諸多荒涼的星球上,金星人類的社會學家和考古學家相繼發現了高度文明的遺跡,甚至在同一星球上有不同時期的高度文明遺跡,或者是不同星球上發現有相同文明的遺跡,而且總的發現數量呈現持續增加之勢。不過,反對這種學說的人也為數不少,幾乎可以與其支持者分庭抗禮。
在如何對待這些外星人類的問題上,金星上曾經發生了很激烈的爭論,幾乎波及每一個成年人。最後,經過網絡全民公決,金星人確定“不與外星人類主動聯係,任其自行發展,但保持密切監視”的政策,畢竟,銀河係大得很,金星人完全沒有必要搶他們的地盤。
不過,在金星人類的銀河開發史上,與外星人類小規模、偶然性的接觸甚至衝突在所難免,在這些星球上也遺留下一些金星造訪者的痕跡。有科學家認為,這個現象反過來也能解釋金星曆史上的若幹超文明及UFO現象之謎。個別激進的人士還斷言,金星人實際上外星人類移民的後代,與猿猴等靈長類動物毫不搭界。銀河時代以來,這種反大耳溫進化論的論調似乎越來越受歡迎。
生存空間的急劇擴大激發了仿真人製造技術的飛躍。這也是一項將金星人類文明帶入輝煌巔峰的關鍵性科技成果。為了避免倫理方麵的爭議,銀河時代的仿真人並不是用人類的細胞克隆而來的,而是工業化流水線的產物。從本質上說仿真人仍舊是一台機器,隻是它們看上去長得象人。
融合仿生工程技術、微電子感應技術、複合材料技術、擬人化應用軟件技術等眾多尖端科技的仿真人在某些特定的能力(依仿真人種類而定)上大大超出了它們的人類製造者,能代替人類從事全部體力勞動和部分規律性腦力勞動,從照顧嬰兒到開采礦山、從擔當小學教師到新聞記者,仿真人涉足的行業有越發擴大之勢。但人類並不擔心仿真人會形成威脅,因為仿真人的係統程序處在人類在絕對掌控下,而且仿真人隻是依應用程序行事,並不具備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