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清明掃墓(1 / 3)

再過幾日,便是寒食節、清明節,陸青要趕著與家人一同掃墓,回永寧州了

正德皇帝立於西苑中對江彬道:“這兩日王勳便來了,你隨他一同將你嫂嫂送去大同。”

江彬稱是,不免訝然,正德皇帝竟肯主動放他?

“我得去孝陵祭祀,你不喜這場麵。”

江彬盯著正德皇帝手中被摧殘得軟綿綿的雜草:“大同能看什麼?”

正德皇帝扔了草:“婆娘。”

大同婆娘,與薊鎮城牆、宣府教場並稱本朝“三絕”。大同女子之美,什物之精,皆邊寨之所無者。而最吸引文人騷客的,自是那些個風月場所。京城不少名妓,皆是大同籍貫,大同本地名列花籍之上的煙花女子,也不下兩千。

“旁人在我這年紀,確都兒女成行了。”

正德皇帝嘟囔道:“我不也孑然一身?”

“皇上有淑惠德妃吳氏、榮淑賢妃沈氏、王妃王氏,豹房裏的馬氏、劉氏……”

正德皇帝一笑,江彬止了話頭。這聽著可不就像個妒婦?

江彬別開臉,正德皇帝卻拉住他,遞了塊青白玉的司南佩過去。江彬不怎麼懂玉,但摸著也知價值不菲。漢代栻占之風盛行,司南形如小勺,可占卜,明朝仿的玉司南佩倒不少,江彬也常看到一些文人雅士腰間掛著,隻不知正德皇帝此時送他,有何深意。

正德皇帝將玉佩係在江彬腰間,墨綠的流蘇在指尖滑過。

“我這人,不撞南牆不回頭。願你如這司南佩,卜一卦前程,令我懸崖勒馬。”

江彬垂眼看著腰間緩緩轉了半圈的玉司南,低了頭道:“臣,並無此等能耐。”

正德皇帝猛地一使勁,“刺啦——”一聲,扯下自己半邊袖子,交到江彬手中:“如今便有了……”

“……”

寒食節前一日,王勳入京來接身懷六甲的嫂嫂仇瑛,江彬為避人耳目並未親自去接。

待幾個喬裝打扮的錦衣衛將喬宇引到仇瑛偏僻的宅院,江彬起身去迎,正對上剛踏上石階的王勳。

許久未見,王勳黑了些也壯了些,他頭戴平頂巾,身著青衣,腰束紅帶,一副衙門隸卒打扮。

“王皂隸!”江彬拱手。

“你也就此時笑話我!等到了大同……”王勳露一對虎牙。

江彬看他那心無芥蒂的爽朗模樣,也跟著笑了:“還不去見你嫂嫂?”

王勳不過比江彬大半個月,經過之前的同飲之誼,兩人之間已不再忌諱什麼。王勳將提著的特產交給前來接他的錦衣衛,謝他們一路辛勞,那幾人拿眼瞧江彬,江彬點頭了這才喜滋滋收下。

王勳跟著江彬轉到院後,仇瑛正在喂搖搖擺擺的小鴨。這群小絨球是江彬從農家買來給婦人解悶的。

察覺到腳步聲,仇瑛回過頭來,王勳上前一跪:“嫂嫂!”

仇瑛紅了眼眶,男女授受不親不便扶王勳,唯有道:“叔叔作甚?快快請起!”

江彬幫著扶王勳,王勳卻不肯起來,低頭請罪道:“我不知嫂嫂身懷六甲,竟流落街頭受這等苦……”他以為王繼去了,仇家會將仇瑛另嫁他人。卻未料她已懷了王繼骨肉,獨自背井離鄉地漂泊。從正德皇帝那兒得知這位嫂嫂的消息後,便回大同置了處錦屏山下的宅院,這才趕來接人。

此時叔嫂倆相見,憶起故人,俱是悲從中來,好一會兒才被江彬勸進去坐了。

小丫鬟青梅泡一壺茶,兩人說了些家長裏短,隨即便收拾了行囊前往大同。

江彬未料王勳如此著急,王勳苦笑了一下道:“我來這一段,可繞了不少路。”

江彬也明白依王勳這身份,秘密回京要引得多少文臣武將一驚一乍地浮想聯翩,一路上甩那些個眼線自然費了一番周折。

丫鬟青梅轉一圈覺著沒什麼落下,便抱著自己包袱出來:“江大人可同去?”

江彬調笑道:“你想問的,是‘阿苗’可同去?”

“阿苗”是江彬身旁與陸青較為親厚的另一名錦衣衛,本名湯禾,別的都叫他阿苗。

湯禾武藝超群,卻不善言辭,隨江彬來看了幾趟婦人,一來二去便也和丫鬟青梅熟稔起來,旁的常拿他倆打趣,就連江彬也刻意撮合。

小妮子被點破心事,臉一紅,跑到婦人身旁扶她上轎,不再提了,江彬與幾名錦衣衛互相看看,俱是一笑。

到了城門,上了馬車,跟著的一群探頭探腦地看他們行蹤。江彬卻說姑且等等,片刻後就見了小廝打扮的湯禾提著兩壇羊羔酒過來。

那酒,王勳認得,接過時狠狠抹了把臉。但總共就兩壇,江彬都給了他……

“我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