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鳳雛長出羽毛了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諸葛亮三十歲,正值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年頭。荊州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到處都可以看到一派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景象。不要說江陵城內大米都快要爆倉了,更不要說鐵甲金戈、旌旗蔽日,隻要看看東吳孫權派來的使者戰戰栗栗地走進江陵城,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時候的劉備,已經不是當年被人追殺得無處可躲、窮困落魄的長耳朵劉皇叔。梅花香自苦寒來,曆經寒冬的洗禮,春天來了,劉備已經完全變成一朵嬌豔的鮮花,可以像曹操那樣,像孫權那樣,笑傲天下。
而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傑作,諸葛亮想一想,心裏頭就倍感自豪,是自己改變了劉備,改變了荊州。他眺望著遙遠的中原,那裏有一個地方叫許都,許都城裏關押著一個自己的同齡人——當今皇上漢獻帝。他是沒落的大漢帝國的象征!陛下你再忍受幾年,四百年的漢室搖搖欲墜,幾近傾覆,很快就會興複起來!至於輔佐劉備北伐成功之後,漢獻帝要怎麼尊奉,諸葛亮不敢想,也不必想!畢竟未來之事太過於遙遠。
偉大的人物總會覺得自己很孤單!諸葛亮也不例外。他想起了在南陽臥龍崗的那段逍遙時光,可是一晃十年就過去了。時過人非,南陽已經完全淪為曹操的占領區了,不知道臥龍崗上、小河邊當年跟劉備答對的草廬還在嗎?不知道諸葛四友崔鈞、石韜、徐庶、孟建,成了曹操的子民之後,生活境況如何?不知道龐德公和水鏡先生司馬徽歸隱的日子還依然是那麼靜謐嗎?
想到龐德公,諸葛亮自然而然就會想起跟自己齊名的龐統,臥龍、鳳雛,多麼富有魅力的雅號啊!龐士元,你在哪裏?孔明好想念你啊!當諸葛亮在荊州叱吒風雲時,與他並駕齊驅的大謀士龐統到底躲在哪一個旮旯?
龐統,龐德公的侄兒,號稱南州士之冠冕,可他早期的遭遇就跟他的綽號鳳雛一樣,甚至還不如一隻野山雞,備受人們的冷落。直到周瑜入住南郡之後,這才聽到龐統的大名,給他一個功曹的官做,掌管文書。對周瑜的知遇之恩龐統很感激,可惜不久周瑜就死在巴丘。於是龐統跟隨著周瑜的靈柩回江東,算是報恩吧。報恩之後,龐統也該渡江回老家了。這時候他也名揚東吳,回家的那一天,孫權的許多名臣,諸如陸績、顧劭、全琮等人,都送到國門之外,依依不舍地話別。他們都看到了龐統的未來,跟龐統握手相約,天下太平之日,當與士元遨遊天下!
可是這樣的名士在劉備借得荊州之後,卻未能大用,實在是匪夷所思!盡管幾年前司馬徽曾經將“臥龍、鳳雛”一並推薦給劉備,但是似乎劉備的記性很不好,早就拋在腦後了,所以把他甩到偏僻之地桂陽郡的耒陽去做縣長。
簡直就是暴殄天物!龐統窩了一肚子氣,到了耒陽,什麼都不做,一整天就是睡大覺。這也難怪,古今往來凡是不得誌的大才都喜歡裝蒜,總是怪裏怪氣,以吸引人們的眼球。於是有人向龐統的頂頭上司桂陽太守趙雲(羅貫中同學把趙雲說成張飛,誤矣!)打小報告。趙雲聽說自己的手下竟然還有人拿了薪水不幹活的,一氣之下炒了龐統的魷魚。
東吳魯肅也聽說劉備慢待了龐統,大材小用,隻做了一個百裏侯,倍感惋惜,趕緊給劉備寫封信,這個龐統可不是當縣長的料,讓他做個太守助理、刺史助理(治中、別駕),英雄才有用武之地啊!
諸葛亮也很納悶,都說龐統在荊州做官,可他從未見過龐統。
於是問劉備,龐統去哪裏了?
劉備冷冷地回答,彷佛話都結成冰塊,我讓他去耒陽做點事,沒想到他隻吃飯不幹活,已經罷免了。
諸葛亮傻了,主公你好糊塗啊,這個龐統跟我不相上下!
劉備依然很淡定,叫他來吧,一起吃個飯,我請客。
在飯桌上,劉備若無其事地問龐統,當年你在周瑜手下做事,有沒有聽說過我在東吳時周瑜秘密向孫權建議,把我扣押下來。如今周瑜都成一抔土了,你就是實話實說吧!
龐統盡管很尊敬周瑜,但是他的原則是決不為尊者諱,於是供認不諱。
劉備歎息道,當時實在是情非得已,我料想有曹操在,孫權斷斷不敢打我的歪主意。所以不聽孔明先生勸告,孤身前往京口。如今想起來,真是驚險哪!
諸葛亮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劉備深恨周瑜,而周瑜對龐統有知遇之恩,所以不想重用龐統。就是想用他,也要先挫一挫龐統的銳氣,日後才會乖乖聽話。同時對劉備有了新的認識,看來這個劉皇叔也有小氣任性的時候。而不聽自己的勸告,冒然去見孫權,並非固執,而是劉備早已料到有了曹操做擋箭牌,孫權不敢動他一根毫毛。可見劉備的智商也是蠻高的,不輸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