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尼克鬆於1969年1月20日就職後就把同中國恢複關係放在了重要位置。1970年2月9日,尼克鬆在致國會的對外政策報告中正式提出:“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驟來改善同北京的實際上的關係。”1970年3月,美國國務院宣布放寬對去中國旅行的官方限製。4月,又放寬了貿易限製。1970年10月,美方又通過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向中國傳話。10月25日,尼克鬆要求葉海亞向中國政府傳話:美國願意派一位高級使節秘密訪華。10月26日,尼克鬆在歡迎齊奧塞斯庫的祝酒會上第一次故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提法。
中國領導人從各種渠道獲悉尼克鬆希望與中國打通關係的信息,並予以高度重視。積極研究並尋求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途徑。受毛 澤 東的委托,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四位老帥定期開會討論國際形勢。1970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毛 澤 東與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合影。這幅精心選擇的照片向美方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中國願意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毛 澤 東告訴斯諾,中國正在考慮允許左中右各派政治色彩的美國人訪問中國。毛主席的這些話,尼克鬆幾天後就知道了。1970年12月9日,周恩來總理通過葉海亞總統傳話說,歡迎尼克鬆的代表到北京來談判。1971年1月,中國政府通過羅馬尼亞一位副總理給美國傳話,“中國準備在北京接待一位美國的特使”來解決“美國對台灣的占領”問題。1971年4月中旬,日本東京舉行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後,中方主動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這個後來被譽為“小球推動大球”的行動成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話。美中外交關係突破開始於“乒乓外交”,尼克鬆說這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方式。
7月6日,在基辛格訪華前3天,尼克鬆在堪薩斯發表了當前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的講話,他說:“美國的政策目標從長期來看,必須是結束大陸中國的與世隔絕狀態和使我們同大陸中國的關係正常化。”
此後,基辛格於7月9日至11日,秘密訪問中國,這次代號為“波羅”的行動,啟動了美中關係的大門。7月16日(美國是15日晚上),中美同時發表著名的公告:尼克鬆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邀請他在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鬆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基辛格訪華取得了圓滿成功。1971年7月15日,尼克鬆宣布:他即將出訪中國。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台灣島上下一片驚慌,連85歲高齡的蔣介石聽了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1971年10月20—26日,是基辛格的第二次中國之行。周恩來和基辛格磋商上海公報草稿。作為他的實現“一代人的和平”計劃的一部分,尼克鬆總統經過這番周密的外交準備後,終於水到渠成。尼克鬆對自己訪華極為重視,出訪前他做了各方麵的準備,特別是就中國的文化、曆史以及政治方麵向有關人員提出了許多問題,作了盡可能詳細的了解。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時30分,尼克鬆乘坐的“空軍一號”專機降落在北京南苑機場。專機降落的時間是尼克鬆總統親自選定的,這個時間是美國東部時間星期日晚上10時30分,正是公眾收看電視的黃金時間。為了突出尼克鬆總統走下飛機時與周恩來握手這一曆史性的鏡頭,尼克鬆特別要求,在總統走下飛機時,不能有任何其他美國人在電視鏡頭裏出現,以免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就連基辛格和國務卿羅傑斯也被告知,隻有到總統同周恩來握完手後,才準許他們下飛機。據尼克鬆事後說: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要糾正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的失禮行為。為防止有人違規隨總統走出艙門,美國方麵指派了一名粗壯的副官擋住機艙通道,以使總統順利完成這一曆史性的握手。在距離舷梯盡頭還有幾步台階的時候,尼克鬆就早早地向等候在舷梯下的周恩來總理伸出了手。在兩隻手彼此緊握的一刹那,風度翩翩的周恩來意味深長地說道:“總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同我握手,我們之間已經有25年沒有交往了。”尼克鬆激動地說:“我感到很榮幸,終於來到了你們偉大的國家。”後來,尼克鬆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的手一接觸,一個時代宣告結束,另一個時代宣告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