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三十六年後,給你一個名分(2 / 2)

但是,宋美齡說了,你這個美好理想趁早收回去吧,基督教徒隻能在二者中選其一。

宋美齡又給他指明了一條道路:和遠在美國的於鳳至離婚,和趙一荻結婚。

宋美齡過去和於鳳至的關係,要比和趙一荻鐵得多,能犧牲多年的鐵姐妹,把紅繡球拋給從來不會諂媚逢迎討好她這位“總統夫人”的趙一荻,這裏麵大概不僅僅是因為趙一荻對張學良感天動地的傳奇愛情故事吧,這應當是蔣介石的授意。於鳳至這兩年經常在美國那邊為張學良鳴不平,蔣介石對這個女人煩了,替張學良拿主意,休了她,娶趙一荻。

不等張學良答應下來,台灣當局已經派人前往美國,不但說服了於鳳至離婚,還帶回來那封於鳳至寫的長信和於鳳至親筆簽字的“解除婚姻協議”。

老蔣的工作真是做到家了,年近八旬的人了,還有精力做這些事情,他的“關照”讓張學良的心裏是一種很複雜的味道。

張學良也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他和於鳳至的婚姻正式走到盡頭,這下子她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姐。

簽完字之後,張學良和於鳳至通了一次電話。

張學良說: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還是我們,我現在依然每天都在唱《四郎探母》。

於鳳至說:離不離婚都沒什麼,我這輩子都是張學良夫人,我的簽名永遠都是張於鳳至。

她還說:她花大價錢在比佛利山下為她和張學良買了一塊墓地,將來百年之後她就葬到那裏,一個墓穴是她自己的,另一個墓穴是張學良的。活著她不能陪伴他了,死了也要和他在一起。1990年3月20日,於鳳至以九十三歲的高齡去世,就葬在了那塊墓地裏,卻永遠也沒有等來張學良,身邊的墓穴永遠就那麼空著。

張學良為於鳳至寫了一首詩:

卿名鳳至不一般,鳳至落到鳳凰山,

深山古刹多梵語,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首詩於鳳至在有生之年讀到了,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張學良已經不再是她的丈夫。她被這首詩深深打動,每讀一次都要感動一次。

張學良究竟愛於鳳至有多深,隻有張學良自己知道。

他放任自己做個多情的情種,他喜歡女人,連他自己都說“平生無缺憾,唯一好女人,假如不是西安事變,我不知道我會有多少女朋友。”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一生,他沒有機會到外麵找女人了,無形中成就了趙一荻的愛情,讓張學良變成了她一個人的男人。後來,連她自己都對張學良這樣說:如果不是西安事變,咱倆也早完了,我早不跟你在一塊了,你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

囚禁中的這些年,趙四小姐是他的唯一,是他的精神支柱。

張學良經過認真考慮,趙一荻是對他最忠誠,感情最真摯的女人,從十六歲那年來到他身邊到如今,已經整整三十六年了。三十六年之後,他決定給她一個名分,讓她做他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