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讀書求學,開闊眼界(1 / 2)

人們常常用“博覽古今,學貫中西”這樣的話來讚美學識廣博的人,然而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出於種種原因,真正虛心向西方學習的人並不多,能做到“學貫中西”的人更少。而明代大科學家徐光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徐光啟,字子先,明代鬆江府上海縣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1562年4月24日)。這是明代末期的動亂年代,奸臣當權,倭寇侵擾,天災頻繁,同時也是中國的“文藝複興”時期。有識見的人們不滿於道學家們的空談說教,而希望把學問和國計民生結合起來,從而創造了一個學術和科學文化空前繁榮的局麵。在這股重實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啟無疑是一朵最引人注目的“浪花”。

徐光啟的家鄉上海縣屬於鬆江府,當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經濟相當繁榮,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城內有居 民三四萬戶,以紡織為生的手工業者有兩千餘人,棉紡織業十分發達,當時被譽為“衣被天下”。而依托新興商港的興起,上海縣的商業、對外貿易也日漸發達。

然而,在動蕩的明末社會,上海縣也不可能是完全的人間樂土。從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數次入侵,肆意燒殺搶掠,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產生活。而當倭患漸平,百姓結束逃難、準備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重建家園時,接二連三的打擊又向他們襲來。1561年(嘉靖四十年)鬆江府及附近地區洪水四起,累月不退,造成秋收減產。第二年春,徐光啟出生時,當地又發生嚴重春荒,青黃不接,饑民遍野。以後幾年,記載在上海編年史上的依然是接連不斷的災害,接踵而至的台風、饑荒,百姓們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紮著。徐光啟幼年的遭遇,成為他腦中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也成了他日後救國救民行動的強大動力。

給予徐光啟以莫大影響的,除了時代環境,還有他的家庭。徐光啟出生在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家庭。徐家曾因經商而致富,但到了徐光啟的父親徐思誠這一代,由於天災人禍,加上徐思誠秉性慷慨,不計較金錢的出入,又不喜歡經商這種“錙銖必較”的行業,家道已然中落。為生計所迫,徐思誠硬著頭皮務農,種莊稼以自給,而徐光啟的祖母尹氏、母親錢氏也像當時上海許多的勞動婦女一樣,早晚不停地紡紗、織布,以補家用。徐光啟的降生,給這個貧困卻辛勤不輟的家庭帶來了新的喜悅和希望。對這個聰穎、健壯、討人喜歡的兒子,父親自然非常喜愛,於是便為他取名為“光啟”,期望他能耀祖榮宗,光大徐家門第。

盡管家中經濟較為拮據,徐家還是想方設法湊了一筆錢送這個男孩入學讀書。這樣,徐光啟從七歲起,便入村學開始接受傳統教育。從《徐氏家譜》中記載的徐光啟幼年的故事來看,他在同齡人之中表現得既淘氣,又很有膽識。他就讀的村學龍華寺有座古塔,塔上有一些鴿子窩,一天,徐光啟一時興起爬上塔頂捉鴿子,不小心失足從塔頂跌落下來。圍觀的人嚇得大叫,而徐光啟若無其事地站起來,對手裏的鴿子說:“你還想繞著塔尖飛麼?我費了好幾天才捉到你哩。”冬天下雪時,他會爬到新築成的上海城牆上,極目遠眺城內城外的雪景。看得高興時,他會在城牆上健步如飛地奔跑,早已忘記了寒冷和危險。

日益拮據的家境使年幼的徐光啟不可能逐日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他看到祖母和母親日夜操勞,看到父親辛勤勞作在田間地頭,心中便早早懂得了人世艱辛。在耕作之餘,徐思誠喜歡到老農家拜訪聊天,請教些農業生產知識。很多時候,他會帶著兒子一起去,這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徐光啟對農業生產的感情。貧困而又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使他對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好奇心和堅毅的性格,這些正為徐光啟日後成為傑出科學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家庭又給予了徐光啟另一種熏陶。倭寇騷擾時期的逃難生活給徐光啟的祖母和父母留下了記憶的創傷,也成為他們給徐光啟講故事的素材。母親錢氏一邊搖著紡車,一邊為徐光啟講述倭寇的凶殘和百姓的顛沛流離,激憤時二人怒目圓睜,動情處母子淚光瑩瑩。父親徐思誠喜愛閱讀兵書,戰亂時又接觸、認識了一些抗倭名將,學到一些戰守方略的專門知識,對當年的倭患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勞動之餘,他回憶往事,對著兒子慷慨陳詞,徐光啟也聽得津津有味。這些童年經曆培養了他對軍事的興趣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在村學裏,他和幾名同窗聚在一起聊長大後的誌向。有人說要經商賺錢;有人提出皇帝篤信道教,自己要當道士以出人頭地;而徐光啟則表示要走仕途,立身行道,治國治民,提倡正義,反對邪惡。抱負遠大的徐光啟在少年時已令人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