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讓德尼羅沾沾自喜的還有他自己的生意。曆經了起步階段的跌跌撞撞,翠貝卡製片公司已經步入了良性循環,成為紐約電影業的一支生力軍。除了能在德尼羅主演的電影中分得一杯羹之外,這家公司還獨立製作了《男孩軼事》、《舞台美人》和《出租公寓》等幾部頗受關注的作品,其中,由休·格蘭特主演的《男孩軼事》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提名。
創辦於2002年的翠貝卡電影節也成為紐約獨立電影最可依賴的一塊陣地,三年來,它吸引了近100萬人,為曼哈頓下區貢獻了1.25億萬美元的經濟收入。在全美乃至全球獨立製作電影人的心目中,這裏開始成為一個夢想起飛的舞台,而許多知名導演也樂於帶自己的作品前來投石問路,這其中包括了斯科塞斯和西德尼·波拉克等。
2005年3月8日,德尼羅親自出席了第四屆翠貝卡電影節的啟動儀式。在宣布了美國運通卡將成為電影節的永久讚助商之後,他說,“每年,我們都會得到當地和全球電影人的大力支持,我們心存感激,同時也更想把這個電影節辦好。當年我和我的合夥人創辦電影節的目的就是想讓紐約在世界電影的地圖上立下一個坐標,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為了證明他說的是事實,他還特別推薦了《偉大的新奇跡》這部參展片,該片完全由紐約電影人參與拍攝,講述的是“9·11”之後發生在紐約土地上的五個獨立成章的故事。
令德尼羅始料不及的是,啟動儀式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一個焦點上,那就是他正在執導的第二部電影《特務風雲》,它已經讓人們等得太久。
《特務風雲》的劇本早在1995年便已問世,當時,埃裏克·羅斯剛剛以《阿甘正傳》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一舉成名之後他才想到寫一點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羅斯是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的擁躉,十分迷戀那些外表沉靜卻在執行絕密任務的特工們的生活,於是他以美國中央情報局創始人之一的詹姆斯·安格頓和情報活動專家理查德·比塞爾為藍本,寫出了《特務風雲》的劇本。
最先找上門來的是弗朗西斯·科波拉,科波拉一直想把諾曼·梅勒1991年的小說《哈洛特的幽靈:中央情報局的故事》拍成電影,所以當他看到《特務風雲》的劇本時不禁拍案叫好,隨即說服索尼娛樂公司從羅斯手中買下了劇本。在劇本的前期修改中,科波拉付出了許多心血,但是,受神經功能紊亂症的影響,當時的他已無法集中精力執導任何電影。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得不找來了好友、華裔導演王穎接替他的工作。索尼娛樂公司並不認為王穎是合適的導演人選,於是他們下了逐客令,將劇本轉手交給了曾執導過《合適人選》和《亨利和瓊》的菲利普·考夫曼。
考夫曼是對劇本貢獻最大的一個,正是在他的建議下,羅斯將原先按時問順序發展的情節線改成了倒敘和跳躍式的結構,並讓開頭和結尾部分巧妙地呼應起來,構成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循環。不料,索尼娛樂公司這時卻改變了主意,他們不僅與考夫曼解除了合同,還打算將劇本束之高閣。
多虧約翰·弗蘭肯海默及時介入,他將劇本帶到了米高梅公司,打算作為他在《浪人》之後拍攝的下一部作品。在執導《浪人》期間,他讓德尼羅看了劇本,並力邀他擔綱主演。那時,德尼羅已經在籌備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他想拍的是《耍把戲的猴子》,這是一部與《布朗克斯故事》有些相似的電影,同樣是講述父子之間的關係,由迪卡普裏奧扮演年輕的魔術師戴維·布萊恩,德尼羅出演他嚴厲的父親。
德尼羅讀了《特務風雲》的劇本,當即表示願意出演,但考慮到主人公愛德華·威爾遜出場時還隻是耶魯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年齡與他相差懸殊,所以他隻選擇了一個次要角色。2002年7月,72歲的弗蘭肯海默不幸因脊椎手術後的並發症去世,隨著他的去世,米高梅決定將劇本掛牌出售。首創娛樂集團買下了劇本,趁此機會,德尼羅接過導筒,宣布《特務風雲》將成為他在《布朗克斯故事》之後執導的第二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