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伊曼努爾·康德:德國古典哲學的開創者(1 / 2)

伊曼紐爾·康德1724年4月22日出生於東普魯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羅斯加裏寧格勒)一個虔誠的新教徒家庭,父親是一個馬鞍匠。16歲到21歲在哥尼斯堡大學學習哲學,畢業後曾在一個伯爵家裏做過四年家庭教師。後在哥尼斯堡大學做了15年的講師,16年的教授以及11年的校長,73歲時辭去教職,1804年2月12日以80高齡病逝。據說去世時的康德已經枯瘦如木乃伊。

在康德的墓碑上銘刻下的這樣一段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這段話出自三大批判之一的《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後一章。這段話可以作為人們理解康德哲學的要旨,因為它告訴我們康德哲學的兩大主題——自然和自由。

康德所處的時代,主要的哲學問題在於以笛卡兒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和以洛克、休謨為代表的經驗主義關於科學知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爭論。對康德有重大影響的盧梭以激烈的方式突出了自然、自由與文明、進步之間的矛盾,促使宣揚理性萬能的啟蒙運動開始進行反思。而作為哲學核心部門的形而上學也在休謨的懷疑論和法國唯物主義的攻擊下名存實亡了。康德體現了試圖彌合兩者觀點的努力。他既對形而上學進行批判,提出人的認識論的局限性問題,又具備一種形而上學的情懷,以力圖克服當時存在的一股虛無主義。

在康德劃時代的著作《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哲學問題歸結為三個問題——我能認識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期望什麼。

所謂認識論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針對傳統的認識論的主客關係來說的。康德之前的認識論認為,人是認識的主體,人的認識對象作為客體外在於人,主客體二者是對立的,借助於科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和征服外部世界能力的不斷提高,啟蒙運動以來所宣揚的人的理性逐漸被置於一種居高臨下的萬能的地位之上,理性和科學被神話成為新的上帝的意誌,而有血有肉的人,則麵臨著價值虛無主義的威脅。康德極具前瞻性的預見到科學理性的發揚並不能證明人的價值和尊嚴,當世界被必然性所籠罩,人也就失去了自由。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顛倒了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係,不再是客體圍繞著主體轉,而是主體圍繞著客體轉,據此康德將理性區分為實踐理性和理論理性,後者即指科學理性,前者則是人的先天的道德律令。這種區分的目的在於限製理性的認識能力,突出實踐理性的優先地位,從而為人的道德信仰留出地盤。因為隻有將形而上學的對象從理論理性的認識領域轉移到實踐理性的道德領域,才能以道德實現自由,在康德看來,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他同時是自然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身受自然法則和理性法則兩種法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