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過一張椅子對愛姆塞說:“坐下談吧,”接下來的1個多小時裏,他熱情地向愛姆塞談起皇後村各方麵的情形。他不但讚成他們在那裏開設分公司,甚至還替他們做出了購置地產、存儲貨物及開業的所有計劃。他從自己為一家分公司製定的計劃中獲得了滿足感。他變得十分友善,甚至還談起了困擾自己的家庭瑣事和衝突。
愛姆塞說:“我再那天晚上離開時,口袋裏不但裝進了大批定貨合同,還為我的業務建立了了鞏固的友誼基礎。現在我常和這個鉛管技師一起打高爾夫,他已經完全改變了過去的態度,這隻是因為我請他幫了一個忙,而這使他感到自己很重要。”
看看戴克的另一封信,他又是如何巧妙的運用這種“請求幫忙”的心理學呢?
幾年前,戴克先生常常由於收不到商人、工頭和建築師對他調查信的回函而苦惱,他發出去的信,往往收不到1%的回複,他認為回信率能有2%就不錯了,能達到3%就更好了,10%?幾乎不敢想,那應該是個奇跡!
但他下麵的這封信,卻收到了將近50%的回複,超過他認為是奇跡的5倍。而且那些回信常常是充滿友善的建議與同意合作的2、3頁紙。是什麼樣的信有這麼大的魔力呢?下麵就是原信,讀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他運用的心理學知識,甚至一些措辭技巧——這和本書所要求的基本相同。你要盡量從字裏行間去分析收信人的心理的感受,並找出它能收到比奇跡好五倍效果的原因。
“親愛的XX先生:
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幫我解決一些困難?
我曾在1年前建議我們公司,建築師最需要一本詳細列著本公司所用建築材料及其用途的商品目錄。因此我們公司就出版了一本,我隨信也附寄了這本目錄。
但現在本書已經存書不多,公司並不反對再版,但必須由我提供一份令公司滿意的證據,證明這本書再版的作用。因此希望你能就此事伸出援手,我請你以及全國其它49位建築師作我的裁判。但我也不敢為你添太多麻煩,因此我在信後附了幾個簡短的問題,如果你願意回答,並裝進我已經貼好郵票的信封裏寄回來,我將感激不盡。當然,我並不敢勉強你必須做此事,但對我來說,這本目錄再版或者停印,完全根據你的經驗和建議做決定。
不論怎樣,我都很感激你的合作。衷心地感謝!
戴克謹上”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我的經驗,有些人會在讀過這封信後,機械地照搬這種方法。但這樣做卻充滿了諂媚和虛偽,並不是真誠的欣賞,因此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
應該記住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人欣賞、被人重視,有時甚至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顧一切。但卻沒有人願意接受這種不誠懇的、虛偽的阿諛奉承。
我願意再重複一次,書中所有的這些原則,必須是發自內心地、真誠地實踐和運用,才能收到效果。我不是在教你們如何欺騙別人。我講的隻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