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往事如歌 第11章奇遇記
古語雲:人生有四大喜事——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
前三大喜事不論,與奇遇無關,且說“他鄉遇故知”吧。如果你退休了,想懷念幾十年的故友、熟人,就不必去“他鄉”,請來長沙市老幹部大學吧!因為老幹部大學不僅是“傳道,授業”之所,而且是夕陽普照,邂逅遇“故知”的地方,同時也是尋親、訪友信息來源之地。如果不信,且聽我慢慢道來:
2004年,我在“詩詞班”學習,就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領導——市人事局副局長李建國。1986年,我經全市錄幹考試,錄取為國家幹部後,就調長沙市人才交流處的實體工作,所以人事局當屆的領導我都認識。我不欽佩他的“局級”,而是仰慕他的“才華”,因為“官職”是過眼煙雲,而“才華”卻能受益終生。他在單位是“筆杆子”,我能與這位“筆杆子”領導同班同學可是無限榮光啊!
人生至老最懷念的是親情,友情,同窗情。唐世民同學與我在“寫作班”同班多年,尚不知她的家世,在一次“互動”中,方知她是我中專老師羅邦浩的女兒(同父異母生,母親離婚改嫁後便隨繼父姓)。1963年我自費就讀民辦“培英財會夜校”,羅邦浩是校長,又是教我商業會計和語文的老師,可說我是他的得意門生。其子羅江是我的至友。在“文革”中羅邦浩被迫害致死,羅江蒙冤坐牢十年。粉碎“四人幫”後,父子倆方得以平反。我曾寫了二首詩抒懷:
一
有感羅邦浩老師平反昭雪(嵌名詩)
羅氏奇冤今已洗,邦安撥霧靠鄧公。
浩然正氣彪青史,盛世清平立警鍾。
二
有感友人羅江平反昭雪
蒙冤十載寒,平反慰心寬。
忍痛回頭望,根源四鼠幫。
一個是至友,一個是文友。於是我讓這兩個從未謀麵的兄妹見了麵,真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沒有老幹大學這座“橋”,恐怕今生難得一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前年“寫作班”又來了一個新同學,叫曹群芳。還是唐世民的親姐姐,她為何姓曹不得而知。可能有滄桑的經曆要來“寫作班”吧!因為“寫作班”是心靈梳理和表達的好地方。
去年“寫作班”又來了一位新同學叫邱建華,坐在我的後麵。課間休息時,我和她聊了起來:“你是哪個單位的呀?”不知怎麼聊到了市房屋修建工程公司。我問她認識左德明嗎?她答:“他是我丈夫。”我一拍大腿對她說:“你嫁到左家,是我陪新郎將你接來的。”她聞之愕然。
我的思緒回到了四十年前,邱建華的婆婆柳桂雲是我原廠的車間主任,對我這個尚未婚配的年輕人特別關心,曾給我作過二次介紹。最後以高不成,低不就告終。柳在電鋸台鋸木枋時,被飛來的木刺刺中了肚皮,是我用板車將她送到醫院的,因此我常去她家。1970年,她的兒子左德明從部隊轉業後,分配在長沙房屋修建工程公司搞宣傳工作。在他結婚的這一天,我是大力幫忙,還陪同新郎去接親。我記得吃完喜酒回到廠裏,正逢工宣隊召開會議。不勝酒力的我醉醺醺的,加上還遲到,曾挨過工宣隊的批評。遇到邱建華勾起了我四十年前的往事。想起了已逝的老同事,即這個熱心的媒婆想起了愛情道路的崎嶇。如果她的“媒”做成了,那麼我的自傳體愛情小說《憨哥》《憨妹》將要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