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身邊的感動 第19章正義之花——記石義華同學
一
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強人很多,但我熟悉的是小學同學——石義華。孩提時我對她的印象不深,五十年後,幾個熱心同學在南郊公園組織了一次小學同學聚會。此後有十幾個同學經常保持聯係,不定期地在茶樓品茶聊天。如今同學們都退休了,而她退休後卻是一個大忙人。
她是一名律師,又是民革長沙市婦女委員會委員、嶽麓區第二屆政協委員、區海外聯誼會理事。一會兒法院通知她要開庭,一會兒又要參加社會活動。常常是忙得不亦樂乎。但是她很珍惜同窗之情,沒有正事,同學聚會從不缺席。她說:“與小學同學聊天,感到特別輕鬆,無功利之色彩,可以無話不說。”她年輕時婀娜多姿,到老略為發福,但跳起舞來卻特別輕盈。穿著講究,談吐不凡。她熱情好客,經常邀請同學們到她家裏去玩,不一會兒,七、八個菜就上桌了,大家讚她是:“出得廳堂,進得廚房。”
二
今年初,她又請我們去酒樓撮了一頓。望著她滿麵春風,便問有什麼喜事?她含笑不語,遞給我一本證書,我打開一看:“哇噻!”原來她評上了省民革2010年度“優秀黨員”,我連忙舉杯:“女中豪傑,有樂同享,祝賀!祝賀!”她又補充說:“1999年、2004年、2006年也評了省民革‘優秀黨員’,2004年還評了‘僑界先進個人’,2006年還評了‘優秀政協委員’,至於市、區民革的‘優秀黨員’稱號就多了。”此時我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作為民主黨派的民革(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是由一個個精英組成的。她能出類拔萃,身邊感動的人不就是她麼?作為爬格子的我,萌發了采訪她的想法。酒足飯飽之後,我將她叫到一邊,單獨進行了采訪。想了解她的身世,以及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所取得的輝煌,她欣然同意。當談到人生挫折時,她臉上出現了傷感。
原來她是國民黨軍官的後裔,不然是沒有資格參加民革的。她的父親叫石開勝,原係黃埔軍校教官,位至旅長。1949年在廣西柳州起義,上級讓他去武漢革命大學繼續任職,由於種種原因,他選擇了放棄,結果以後的日子就以拖板車為生,直到1981年逝世。石義華自然是偽軍官的女兒,這樣的出身,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是遭人歧視的。石義華被分配到一家廢品回收公司當工人,屬集體所有製企業。不久就分到特優鋼材公司大椿橋門市部當了經理。她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然而不幸還是落到了她的頭上。一樁盜竊顧客貨款的冤案,經過兩個同事精心策劃,然後栽到了石義華的身上。她被帶到派出所後,又被拘留在某公安局。她又驚又怕,畢竟沒見過這樣的世麵。石義華自知是有人蓄意加害於她,然而,那些公安局的人就是不準她申訴,連拘留證都沒有開就隨意將她拘留了。那時石義華不知道這是非法的,即使知道了那又如何呢?
後來真相大白,原來盜竊顧客貨款的人正是舉報石義華的那兩個家夥。她哭幹了眼淚,帶著心靈上的傷痕走出了那個令人可怕的大門。
遭受冤屈,石義華忽然想到要學法律。她覺得法律是神聖的,為這個社會,也為自己。她是個在職職工,不可能奢望脫產讀書的機會。她白天跑業務,晚上去上課。先後在長沙法學院法律係、中南政法學院函授學習。苦苦地熬了整整13年,終於獲得法律專業的本科文憑。由於業務能力強,1992年特邀至湖南國際金融房地產律師事務所工作,由省司法廳頒發了特邀律師資格證書。真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三
1992年,石義華從原單位借調出來,正式開始了她的法律生涯。那麼她的辦案能力如何?在業內的聲譽怎樣?且看以下這個案例,就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望城金鼎塑料包裝廠廠長金發勉在銀行貸了460萬元款買下了這個廠子,又彙了幾十萬元去某市進材料。然而,當他風塵仆仆跑去某市提材料時,仿佛一聲悶雷,險些將他擊倒。“廠長啊!你那筆錢已經替人還賬了。”對方的財務告訴金發勉,原來這個塑料包裝廠的前任法人代表欠了他廠的錢,這意味著他要貨就必須另付貨款。他娘的!別人欠了你的錢憑什麼要我來還呢?若提不了貨,他幾百萬的銀行貸款就等於白流,金發勉此時急得直想吊頸。末了,材料廠就逼他簽了協議。貨是提走了,但三個月後他必須再付這筆錢。時限一到,對方催款如同催命。金怎麼也想不通:我的錢如數給了你們,別人欠賬憑什麼由我來還呀?對方一怒之下,將他告上了法庭。判金敗訴。上訴某市中院,發回重審又敗訴。再上訴中院,終審判決,金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