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與羅馬決裂
現在克婁巴特拉心裏有把握了,她徑直走到安東尼身邊堅持讓他和屋大維婭離婚,她已經為此準備了足夠的理由來勸說他。福爾維婭的兒子竟敢在克婁巴特拉麵前大唱屋大維婭的讚歌,並且威脅他父親。難道不是安東尼自己將拳頭砸在桌子上的嗎?難道安東尼會聽任那些羅馬人羞辱他的妻子埃及女王嗎?那些從以弗所逃回去的人肯定會把他們在這兒的所見所聞向其他人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女王又要準備作出第二次犧牲了!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屋大維現在還沒有籌集到足夠的錢糧來和安東尼打一場戰爭,新增加的稅收都已經讓羅馬人對他恨之入骨了。而以弗所的大軍已經嚴陣以待多日了。現在正是對付屋大維的大好時機。行動吧,安東尼!和屋大維婭離婚,向她的兄長宣戰!
安東尼卻一言不發,他的內心正處於猶豫徘徊之中。刹那間,克婁巴特拉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驕傲、怨恨齊集胸中!她又開始施展她聲音的魅力,還在夜晚的枕邊和他展開爭論。幾天後,安東尼終於把他手下的將軍們和幾位剩下的元老院議員召集到一起,每個到場的人都認為不能再這樣聽任事態的發展了,所以一致同意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近幾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且是越快越對敵方不利。就連原本對女王的黃金持懷疑態度的少數幾個人也盡消疑慮,投了讚成票。於是,安東尼寫了一封信宣布他的離婚決定,並讓屋大維婭搬出他的房子——其實那是龐培的宮殿,他沒為這個宮殿花過一分錢。
對於屋大維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所有的羅馬人都目睹了執政官屋大維的妹妹是如何受安東尼的驅趕搬出他的房子的。八年前,安東尼聲勢浩大地迎娶了她,並和她生育了四個孩子!這次離婚對安東尼的聲望真是一次致命的打擊,他的對手一直夢想著有這麼一次機會。可好戲還在後麵,人們聚集在從雅典回到羅馬的那些元老院議員們的身邊,為了聽到他們在那邊的見聞,人們樂於寬恕他們的不忠與變節。其中一位聲稱安東尼竟然用酸酒招待他們這些從羅馬過去的人,而他自己喝的卻是甘甜無比的美酒;另一位像煞有介事地說,克婁巴特拉一有機會就會叫嚷著,總有一天她會主宰羅馬的整個元老院的。
為了讓屋大維接納自己,普朗卡斯和安東尼以前的那幾位故交在背叛友誼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當年安東尼在迎娶屋大維婭時,曾在羅馬立下了一份遺囑,存放在神廟貞女處。他們幾個正是這份遺囑的見證人,並在那上麵簽署了自己的名字。現在他們把這份遺囑的下落和內容和盤托出,作為送給新主人的一份見麵禮。在羅馬,沒有什麼比女灶神維斯太神廟更神聖的地方了。在羅馬曆史上出現過許多醜惡的罪行,但就我們所知,在屋大維之前,還從來沒有人敢從神廟中偷出用神的名義保存的文件。屋大維在盜竊這份文件給他帶來的危害和將它公之於眾帶來的好處兩者之間反複權衡過後,決定冒險向女灶神廟索要這份遺囑。女灶神廟的貞女答複說,在安東尼死前這份遺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即使是執政官本人想要得到它,也隻能是用武力去搶奪,別無他法。於是屋大維就衝進了神廟,奪走了這份他要的文件。
在盜竊遺囑這個問題上,屋大維遠比福爾維婭來得高明得多,她隻會假借愷撒的名義偽造遺囑。屋大維的做法可不是這樣。他知道普朗卡斯從安東尼那兒偷來了一筆錢,其實這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醜聞了,所以他覺得普朗卡斯肯定是因為這個而逃跑的。現在他以此為把柄,叫普朗卡斯在元老院宣讀一份聳人聽聞的報告,讓議員們都了解一下安東尼的生活方式。這份報告從頭到尾都充斥著浮誇之詞,以至於有一位資深的議員反詰道:“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那樣,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名義為證,安東尼肯定得不到片刻的休息。”
接下來,屋大維親自登上了講壇,義正詞嚴地說安東尼早就被妖術蒙蔽了理智,他的軍隊完全掌握在埃及宦官的手裏,而真正操縱一切的是埃及女王的侍女杳米恩和理發師伊拉絲。羅馬人真憤怒了,因為那位埃及女王竟然想主宰整個羅馬!人們敦促屋大維打開那份遺囑的封印。屋大維於是在眾人的要求下公布了這份很成問題的遺囑的全部內容。在這份遺囑中,安東尼宣布愷撒裏昂以及克婁巴特拉與他所生的孩子都是他的合法子女,並將下列諸行省一一劃歸他們所有……在他死後,他的遺體必須在肅穆的遊行隊伍的護衛下穿過羅馬廣場,但最後要用船隻把他運到亞曆山大,為的是要在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身邊長相伴。
安東尼在這份遺囑中寫下的這些文字絕不可能讓羅馬人留下什麼好印象。屋大維的盜竊行為固然是一個卑鄙無恥的行徑,可是,他卻能完全準確地估計到公布這份遺囑所能產生的效果。羅馬人已經原諒過安東尼很多回了,因為在他們眼裏他隻是一個喜歡作樂的賭徒加酒徒。可是,難道他不是愷撒最忠實的指揮官嗎?難道不是他在戰場上讓那個謀害愷撒的叛亂者命歸西天的嗎?是的,從那以後他多次慶祝過羅馬軍隊的勝利,盡管有時是在外國進行這種慶祝儀式的。但是,自從遺囑被公布後,羅馬人就再也不認為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羅馬將軍了。尤其是在自己後事的安排上,他褻瀆了羅馬,竟然會想到把異邦的土地作為自己的安息之處。他一定是中邪了,不然肯定不會做出這種不忠不義的事情來。看來那個埃及女人真是對他施行了魔法!原本打算授予安東尼的下一年度執政官當即被取消了。安東尼還被宣布削去了一切頭銜和職務。但是因為他的名望依然不小,所以沒有被宣布成為國家公敵。
屋大維用不著等待那一刻的到來,現在他就已經可以對埃及女王宣戰了。在女戰神雅典娜的神廟前,屋大維在象征性的前線上把宣戰的長矛投向了埃及的領土。
接下來,各種凶兆接踵而至。在帕特拉斯,閃電擊中了安東尼的祖先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神廟;在雅典一陣旋風把狄俄尼索斯露天劇場上方雅典衛城南牆上那組《巨人之戰》畫像正中的酒神巴克斯的畫像給卷跑了;也就是這場旋風還刮走了兩尊刻有安東尼姓名的大型塑像。還有,克婁巴特拉的旗艦,也是那艘“安東尼”號艦船上,一群不知從何而來的怪鳥破壞了一個安在艦尾的燕子窩。聽到這些凶兆安東尼一笑而已,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克婁巴特拉卻為此悶悶不樂了很長時間。
他們一同回到了以弗所。這時,屋大維派人來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很古怪的要求,請他們允許他在希臘登陸並劃給他一塊土地,這塊土地的大小以一匹馬在一天之內所能圈下的麵積為最上限,五天以後,他就能準備就緒,開始戰鬥。安東尼把使者帶來的信扔到了一邊,一眼就識破了對方的花樣:馬其頓戰場曆來就是一個兩軍對陣的地方,但屋大維卻不敢在這裏與安東尼交戰,因為就在那兒,法薩盧斯,年輕的安東尼曾經在愷撒的領導下取得過輝煌的勝利。正是出於這個緣故,安東尼對屋大維派來的使者說:他們決戰的戰場應該安排在法薩盧斯,如果這個地方讓屋大維覺得不太合適的話,那麼他安東尼願意和比自己年輕二十歲的屋大維單打獨鬥決定勝負。聽到使者回報這個建議後,屋大維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被人覺察的冷笑。
現在,屋大維開始著手給他的艦隊配備船員,因為誰也無法預先知道這場戰役到底會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上進行,或者是海戰陸戰同時並進。不過,屋大維設想他的對手可能會迫使他到巴爾幹半島上去進行最後的戰鬥。為此,他向蓋塔爾國王提親,願意把自己唯一的女兒尤莉婭許配給他,因為到時他的幫助對於屋大維來說會十分關鍵。他甚至許諾說他本人隨後也願意娶蓋塔爾國王的女兒為妻。這一切作為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援助。屋大維雖然已經有九萬二千多名士兵和二百五十艘戰船,但比起安東尼的艦隊和軍隊來還是少很多。出於對法薩盧斯大捷的畏懼,屋大維計劃布置二十個軍團的兵力,專門用來阻攔伊庇魯斯的敵人。而安東尼這邊的情況也有些不妙,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使他的艦隊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為了彌補損失,安東尼強迫希臘所有的年輕男子都必須服兵役,不管他們原來從事的是何種職業,甚至有人說,這些強行征來的士兵中有的竟是山區的趕驢人,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船槳是什麼樣子。
但是,最後的結局並非由這些趕驢人決定,也不在於蓋塔爾國王是否願意加盟其中的一方,更不在於安東尼那份遺囑以及它所帶來的惡劣後果。真正的關鍵點是此時此刻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內心是否還有足夠的勇氣和意誌力。就像曆史上所有的悲劇一樣,最終決定命運的還是這些內在的東西。
在最後決定作出之前的幾個月裏,女王常常默默地觀察著她的丈夫,從薩摩斯島到雅典,一直到現在又重返以弗所。她發現,安東尼時常是無所事事:有時會孤單地穿過烈日暴曬的街道,有時會透過房間的窗戶凝望著夜空中的繁星,有時會漫無目的地在門外瞎轉悠,目光卻始終離不開那個年輕的女用。在一些寧靜的夜晚,他也會坐到克婁巴特拉的身邊來,隻是眼神直勾勾地落在眼前的酒杯上,什麼也不說。克婁巴特拉現在看到的是一個對時局漠不關心的安東尼,一個年過五十、一舉一動都會讓她感到害怕的男人:他那鬆馳瘦弱的雙腿不太有力地支撐著已經發福隆起的腹部,那耷拉著的雙頰,垂成雙層的下巴,尤其是那雙沒精打采的眼睛,總也呆呆的,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視而不見,更談不上用目光搜尋什麼了。女王還聽到了他手下人的竊竊私語,說他開會姍姍來遲,說他經常對別人的發言聽而不聞,說他有時甚至會不管不顧地打上幾分鍾的瞌睡。這就更證實了女王害怕承認的那個事實——安東尼的美好韶華已經被他糟蹋得一去不複返了——當初他沉溺於情愛和美酒時是多麼瘋狂而精力無限啊!
所以,她漸漸地也有些懷疑,安東尼還有沒有能力去贏取這場與屋大維之間的較量。為此,她曾經求助於神諭,而它所昭示的都是些不祥之兆。在需要作出最後決策的關頭,他會不會重新堅強起來?因為他將站在愷撒昔日取勝的戰場上,愷撒的精神會不會庇護他呢?這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軍隊在同一個軍營中已經共同生活達一年之久了,不少軍官也像女王一樣疑慮重重,還有些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想辦法琢磨著怎樣才能依附上屋大維。對於這樣一支軍隊的忠誠,她還能有多少期望呢?這個臉龐已經浮腫的男人能不能在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中取勝,擊敗那個由兩名戰略家輔佐的年僅三十又頭腦冷靜的對手呢?
近幾周來,女王清楚地知道,每當她不在場並且沒有外人督促他們堅持那種曾經公開表示過的態度時,安東尼手下那些與她作對的將軍們就會抓住時機向他提出新的建議。她能夠掌握這些背著她進行的談話內容是因為一位名叫堪尼丟斯的將領心甘情願充當她的耳目,也許是因為貪圖女王更多的錢財吧。迄今為止,他總在利用自己對安東尼的影響力來替女王說話。軍中還有幾位元老院的議員,他們異口同聲地要安東尼在陸地上迎戰敵人而不是在海上。不知是出於尊敬,還是出於同舟共濟的友誼,他們希望他將女王的那些軍艦派遣回埃及,然後向馬其頓進軍,因為他駐紮在那裏的兵馬已經嚴陣以待了。此外,最好是能與蓋塔爾國王聯盟,這樣,他安東尼作為陸地上最偉大的將軍就能必勝無疑了。
為什麼不能與女王並肩作戰呢?因為她希望的是進行一場海戰。如果在陸地上作戰,那麼她連同她的朝廷就成了成事不足的累贅。
這話一點兒也不假,但並沒有說出真正的內幕。一次,年邁的阿赫諾巴布斯將軍對安東尼說出了全部實情:與意大利人所憎惡的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共同作戰,即便他最終打了一場勝仗也永遠不能進軍羅馬了;可是,如果離開她,憑著他二十年來在羅馬民眾中的聲望,羅馬人可以忘卻他的一些胡作非為。當然,這還得感謝屋大維公布了他的那份遺囑。因為人們一直以來把他看做是最後一位共和製的擁護者,隻有他,而不是他的對手,曾許諾他的軍隊會在戰爭勝利後恢複羅馬的民主製度。這就是他能夠得到人民理解的唯一原因。
此時的安東尼目光呆滯,步履沉重,聽到這羅馬人的最後一次呼籲時,他明白自己再度成為羅馬人的希望,但他隻輕聲含糊地嘟囔了幾句,並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
幾個小時後,女王就知道了剛才發生的一切,甚至連安東尼的嘟囔也沒有落下。這些羅馬人對安東尼的建議果然與她的完全相反。是她,賦予安東尼與自己一樣的權勢;是她,讓安東尼享有了至高無上的君主榮譽和無與倫比的人間歡樂;是她,給安東尼生育了三個孩子;又是她,在這片戰場上從未喪失過勇氣,盡顯自己的偉大。這一次難道會重蹈那場波斯戰爭的覆轍嗎?為了不讓安東尼離她而去,她必須再度避免讓她的丈夫贏取勝利嗎?不,這次他決不能失敗!在她看來,以目前安東尼這種體弱心乏的狀況,他很有可能會在陸戰中慘敗,因此她必須竭盡全力讓這場陸戰不要發生。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在陸地上作戰,他就根本不需要埃及女王的幫助——她的艦隊支援,而這支艦隊占安東尼海上兵力的一半。再有,如果在馬其頓開戰就意味著戰爭的進展完全不受她的左右,而在地中海沿岸,她的影響力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再加上安東尼當前那種搖擺不定的思想狀態使得她對其作戰的堅定性幾乎不抱什麼希望,因此,她必須在最後的決策上確保他和自己的安全。如果他不幸被屋大維擊敗,輸掉了這場戰爭,還會有她在身邊陪伴;可一旦他戰勝了屋大維,就將榮歸羅馬,不會再是女王身邊的埃及國王。
四、亞克興海戰
麵對這種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女王克婁巴特拉擅長獨辟蹊徑的腦子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權宜之計,那就是利用一場人為的虛假的戰爭來幫助她逃避將要麵對的結局。隻有滿腦子都裝滿了各種凶兆的人才會想出這種下下策,但她似乎還心存僥幸,總覺得有可能再次度過危機,否則,她早就甘拜下風地墮入宿命論的沉寂之中了。在雅典與祖國羅馬徹底決裂是安東尼那柔弱的性格所無法承受的冒險。此時,他無限感激女王提出的建議,因為他似乎又能再度避免這種結局的來臨。自從與安條克簽訂條約這麼多年以來,他就一直在逃避這個結局。因此,實際上是安東尼自己的性格讓他遵從了命運掌管者的指示,而絕非什麼女王的魔法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