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單相電動機修複後的必要試驗(1 / 2)

單相電動機經過大修或重換繞組的修理之後,均應進行必要的檢查試驗,以確保電機的修理質量和安全可靠地運行。檢查試驗內容主要有外觀檢查;絕緣電阻測量;直流電阻測量;耐壓試驗;空載試驗;短路試驗等項目,現將這些檢查試驗分述如下。

第1節 外觀檢查

修複後的單相電動機在試驗開始前,首先應進行一次全麵仔細的外觀檢查。外觀檢查主要包括,檢查繞組出線端標記是否正確,各繞組的接線是否正確。檢查電動機的裝配質量,看零部件的裝配是否正確,各部分的緊固件是否旋緊到位,轉子轉動是#靈活,有無異常聲音和碰擦現象。轉軸的軸承是否運轉平穩、輕快,有無停滯現象,以及聲音是否均勻、有無夾帶雜音等。單相串勵電動機則還應檢查其電刷位置是否正確,電刷在刷握中是否靈活和電刷與換向器的接觸麵是否吻合等。隻有在確認電動機的外觀檢查良好時,才可以進行其它項目的試驗,通電檢查試驗的項目更應如此。通過外觀檢查,有時還能發現電機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其及早得到解決。

第2節 絕緣電阻測量

應測試的絕緣電阻包括定子各套繞組和電樞繞組與機殼間的絕緣電阻,各繞組與繞組之間的絕緣電阻,以及電刷架、接線板與機殼間的絕緣電阻等。測量絕緣電阻通常使用兆歐表。單相電動機的額定電壓多為220,因而可采用500兆歐表進行檢測。測量時,用兆歐表檢測各繞組對機殼及主、輔繞組的絕緣電阻。如果主、輔繞組的首、尾端均已引出機殼外,則應分別測量主、輔繞組對機殼和相互間的絕緣電阻。但如主、輔繞組已在電動機內部聯接在一起,引出機殼外的出線端已是它們共同的首、尾端,這時也就隻能測量繞組對機殼的絕緣電阻。重換新繞組後的單相電動機,在室溫下其絕緣電阻一般均為20~10以上。如被測電動機的絕緣電阻值達不到要求時,則應查明絕緣電阻值低的原因以對症修複。

第3節 直流電阻測量

測量直流電阻時,先將被測電動機在室內靜置幾小時,使其達到實際的冷卻狀態。然後用電橋表或萬用表分別測量主、輔繞組的出線端,將所測出的電阻值與舊繞組的電阻值進行對比,其電阻值的差別不應超過396。從新、舊繞鉺電阻值的對比中,可以核對新繞組繞製中的線徑、匝數、接法以及線模尺寸等的選用是否正確,和是否有焊接質量及短路故障的存在等。

第4節 絕緣耐壓試驗

繞組絕緣的耐壓試驗包括各繞組對機殼及主、輔繞組間的絕緣強度試驗,主要用來考核電動機的主絕緣是否存在局部缺陷。絕緣耐壓試驗可采用線路進行,通常均用高壓交流電作試驗電源,看繞組絕緣能否承受一定的高壓而不被擊穿。

試驗時,加在電動機繞組上的電壓應在調壓器的控製下逐漸升高。然後迅速將電壓降至試驗電壓值的50度以下,此時即可結束試驗斷開電源。

當主、輔繞組在電動機內部已聯接在一起時,則隻能進行繞組對機殼的高壓試驗。單相電動機的功率多在14呢以下,其試驗電壓為2倍額定電壓加500,但相加後的電壓應不少於1000。功率在呢以上的單相電動機,其試驗電壓則應為2倍額定電壓加1000,但相加後的電壓應不少於1500。

第5節 空載試驗

進行空載試驗,除了能通過觀察電動機的運轉情況以檢查裝配質量外,還可以測量空載電流和轉速。根據空載電流是否超出規定值,可以核查電動機繞組的接線和線圈匝數是否正確。在通常情況下,功率在講以下電動機的空載電流應為其額定電流的40%~50%。如果空載電流大於上述範圍,就有可能是在重換繞組時減少了線圈應繞匝數所致。或者定子與轉子鐵心間氣隙過大、轉子鐵心軸向位移等。假如空載電流小於上述範圍,則可能是在重換繞組時不注意而增加了匝數。

第6節 旋轉方向的檢查

從前麵我們已經知道,單相電動機的旋轉方向與其主、輔繞組的相互位置有關,也即與主、輔繞組出線端的相互聯接有關。如果電動機的旋轉方向與負載旋轉方向有誤,則隻須改換主、輔繞組間的相互聯接即可。但是在某些電動機中,因其主、輔繞組在電機內部就已接在一起,這時要在外部改變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已不可能(有雙向旋轉出線端的電動機除外因此,在空載試驗時如發現這類電動機的旋轉方向不對,就應將電動機的端蓋拆開,把其內部的繞組接線予以改接,使之符合負載所要求的正確轉向。

第7節 電容器的檢查

電容器在單相電容電動機中主要起移相作用,它使電動機的主、輔繞組內電流形成90度電角度的相位差,從而產生起動轉矩使電動機旋轉。單相電容電動機經常使用的電容器為紙介電容器和電解電容器兩種。檢查時主要察看電容器是否出現失效、短路、斷路、接地等故障的跡象,如發現有故障現象就須進一步深入檢查,方法則如前如述。如果一時難以修複就隻有更換新電容器。

第8節 起動裝置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