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國亡(2)
我跟在他身邊一起迎接司馬昭的隊軍進城,身邊的百官有的哭喪著臉,更多的卻是一副早知如此的樣子,那些看起來無所謂的都是當地的士族,昭烈帝即位的時候根基本來就不穩,這些士族並不是很服氣,後來丞相依法治國,使他們喪失了不少特權,又因常年的征戰總要他們多多的出力。他們早就有怨言了,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魏國的都城這麼遠,說不定蜀國一滅,他們的權力就又回來了呢。
想起這些,他們當然是極力讚成投降的。可是還有一派,當年跟著昭烈帝出生入死,一起將這天下打下來的大臣和將領卻是死也不願意投降,一個文臣甚至在最後關頭叫他萬不可投降。他不聽,那個大巨盡不惜橫刀在他麵前割斷了自己的喉嚨。
他看著那位誓與蜀國共存亡的大巨死在他的麵前,隻是皺了皺眉便叫人將他的屍體抬下去。剩下人的來看他的決心這麼大,也不敢再開口,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怕死的。
很快司馬昭的軍隊便駐進了都城,我看著這個我生活了很長時間的地方換了主人,心裏也有些說不出的悲涼,我悲涼的不是國滅了,我悲涼的是他還有我同共生活城市就要物是人非了。看著周圍可能即將失去的熟悉的一切,我的心中更不禁一遍遍回憶起我和他的往事。
我和他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實事就是如此,這也是拜戰爭所賜。我的父親是趙子龍將軍的一名手下,還曾為他立過不少功。長板坡之後,可憐的他連奶娘都沒有,昭烈帝撤軍的時候途中路過我家,我爹回來看我娘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已經當爹了。
他把幾個月大的我抱在懷裏哄了哄,又看到我母親豐盈的乳房,想起剛剛喪母的他已經好幾天沒有奶喝了。當下父親決定讓母親去給他當奶媽,這樣不僅讓他有人照顧,我們一家人也可以有常常見麵的機會了。
我爹將我娘帶去見了趙將軍,聽了我爹的提議後他也同意。畢竟那個時候他還幼小,不能總喝米湯。就這樣母親得以帶著我破格進入軍中照顧他,可惜不久之後,我的父親還是在赤壁之戰中死了。
知道父親戰死的消息後,我母親哭得肝腸寸斷,但是看到年幼的我和他,她擦了擦眼淚收起了亡夫之痛,繼續照顧我和他,比起戰火中的一些女人,我母親說她已經很幸運了。至少她留在軍營裏,不必留落荒野。也隻有繼續照顧好他,我們母女倆才能在戰亂之中獲得一席安穩之地。
那一戰勝利後我們得以重新在荊州落腳,安穩的日子沒有過幾天,他的父皇就為他娶回來一個後媽,也就是在赤壁之戰與我們聯盟抗曹的東吳頭領孫權的妹妹孫尚香。那個時候我們都才剛開始學會走路,我娘每天帶著我在院子裏走來才去,但是她不準我們走近孫夫人的院子。
孫夫人是一個非常剛烈的女子,平常喜歡武刀弄劍,她身邊還帶了很多丫鬟,但是各個都帶配有刀劍,她們天天在府裏走來走去。我母親挺怕她們,看到就盡量繞開走。有一天孫夫人心血來潮,拉著昭烈帝跟他練劍,這可把昭烈帝累得挺嗆。以後隻要孫夫人一說要跟他練劍就找借口離開了。
來到這裏好幾天之後才在孫夫人跟他的父皇一起來看他,孫夫人不太喜歡小孩子,就是在昭烈帝麵前,她也毫不掩飾自己對孩子的厭惡,聽母親後來說,那時我們的少主阿鬥睜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看著孫夫人。
孫夫人也看著阿鬥,她猶豫了一會兒正想過來逗逗他,可是孫夫人剛走近,阿鬥就被嚇得哭了起來。看到阿鬥一哭,孫夫人就皺起了眉頭。昭烈帝忙安慰孫夫人,說是阿鬥太小還有些認生,隻要過幾天兩人處得久了就好。孫夫人笑了笑,神情有些勉強,對於習慣了在馬背上生活的孫夫人來說,要她會照顧小孩是不太可能的。
自從孫夫人入府後,我母親夜裏常常跟我嘮叨,說孫夫人還不到二十歲,而主公已經四十好幾了,都說主公命裏克妻,以前的好幾位夫人不是病死,就是在戰爭中死了。這孫夫人看起來命挺硬,也不知道能不能製得住主公的克妻命?
但是象孫夫人這樣剛烈家境又優越的女子,是不可能跟主公好好生活的。現在這荊州的南群還是跟孫家借來的,就憑這一點,在孫夫人麵前主公就矮了一節,還不是什麼事都要讓著她的嗎?即使主公可以樣樣讓著他,府上其它人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母親為作一個奶娘,是不用去伺候孫夫人的,不過她聽仆人們說主公有幾次晚上去找孫夫人的時候,孫夫人還讓那些配著刀劍的侍女在外麵候著,主公沒有什麼異議,不過仆人們看著都覺得有些滲人。畢竟夫妻兩人在房間裏親密的時候,知道外麵有人拿著刀守著,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母親還說孫夫人來了半年多都沒有孩子,一定就是那些侍女讓主公分了心。
在那段時間裏,算是他比較幸福的日子吧,雖然有一個對他不是很好的後媽,但至少那兩年裏他還是常常可以看到自己的父親的。後來,昭烈帝又帶著軍隊離開了,聽說是去了川中,總之是又要打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