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
一名身著灰色短褐,麵容枯槁的老者正蹲在門房角落,就著一盞昏黃的油燈,津津有味地啃著一塊幹硬的饃饃。
這老者年約六旬,滿臉皺紋,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他本是洛陽王陵的守墓人,名叫孫啞子,自幼便生活在這座陵墓之中,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咳咳……”
老者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咳得整張臉都漲得通紅。他費力地咽下嘴裏的饃饃,拿起旁邊的水瓢,咕嘟咕嘟地灌了幾大口涼水,這才感覺稍微好受了一些。
“這鬼天氣,真是越來越冷了。”
孫啞子喃喃自語著,將油燈往身邊挪了挪,試圖讓這微弱的火光給自己帶來一絲溫暖。他抬頭望向門外那片被雨水籠罩的墓地,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擔憂。
“不知道那位老嫗怎麼樣了,她的兒子兒媳被那山間的邪祟吃了,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那墓室裏,隻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想到這裏,孫啞子不禁歎了口氣。他雖是個守墓人,但心中卻充滿了慈悲。他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溜到那些被遺棄在墓室中的老人身邊,給他們送去一些吃的喝的,聊以慰藉他們孤獨的心靈。
然而,他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在這北邙山脈中,被遺棄的老人實在太多了,他根本顧不過來。
“唉,要是能讓那些不孝的子孫們明白‘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啊。”
孫啞子心中暗自思量著,卻也知道這不過是徒勞。在這個被傳統習俗束縛的年代,人們往往隻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親情和孝道的重要性。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突然打破了門房的寂靜。
“孫大爺,孫大爺,不好了,出事了!”
一個年輕的聲音在門外喊道。孫啞子連忙放下手中的水瓢,起身打開了門。隻見一個身著青衫的年輕人滿頭大汗地站在門外,神色慌張。
“小張,怎麼了?慌慌張張的。”
孫啞子認識這個年輕人,他是洛陽城中的一個書生,名叫張文才。因為家中貧寒,無力為他購置墳地,所以他的父母死後便被安葬在了這座洛陽王陵附近。張文才時常會來這裏祭拜父母,與孫啞子也頗為熟絡。
“孫大爺,我剛剛從山腳下經過,看到那裏圍了好多人,說是有個墓室裏的老人不見了!”
張文才氣喘籲籲地說道。孫啞子聞言心中一緊,他立刻想到了那位被遺棄在墓室中的老嫗。
“不好,隻怕她已經遭遇不測了。”
孫啞子邊說邊拿起門邊的一根木棍,急匆匆地朝山腳下趕去。張文才見狀也連忙跟了上去。
兩人一路疾行,很快就來到了那座被眾人圍觀的墓室前。隻見墓室口已經被幾塊青磚堵得嚴嚴實實,隻留下一道狹窄的縫隙。縫隙中隱隱透出些許光亮,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裏麵蠕動。
“快,快把這些青磚搬開!”
孫啞子大喊一聲,便率先動手搬起了青磚。眾人見狀也紛紛上前幫忙。不一會兒,墓室口便被徹底打開了。
孫啞子率先衝了進去,隻見墓室中一片狼藉,顯然剛剛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搏鬥。而在墓室的一角,一個衣衫襤褸的身影正蜷縮在那裏,瑟瑟發抖。
“老人家,您沒事吧?”
孫啞子快步上前,將那位老嫗扶了起來。老嫗抬頭一看,隻見眼前這位麵容枯槁的老者正是之前給自己送過吃的喝的守墓人孫啞子,頓時激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