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脾胃係病證醫話(十三)(1 / 3)

漫話逆流挽舟牟全勝

“逆流挽舟”是中醫治療方法之一。《辭海》謂逆流為倒流之水,挽為牽引。顧名思義,“逆流挽舟”就是於逆流之中挽舟上行。此法常用於痢疾初起而兼有表證者。清代喻嘉言推崇《小兒藥證直訣》方,人參敗毒散為代表方劑。雷豐在《時病論》中說“嘉言每以(此方)治痢,亦屢奏效”,“誠良方也”。因本法所治之痢原係表邪內陷,人參敗毒散可疏散表邪,使表氣得以疏通,裏滯隨之亦除,以其不治痢而痢自止,邪從外入,仍從外出,猶如逆水挽舟,故謂之。

餘於1979年曾遇一黃姓患者,值仲夏之日,餐食生冷,次日下痢赤白,裏急後重,日十餘行,胸膈痞悶,憎寒壯熱,頭痛無汗,肢體困楚。醫者以藿香正氣水、痢特靈、幹酵母、顛茄片等予之,不效。3日後求治於餘,查其脈浮緊,舌白苔滑。此乃盛暑之邪侵淫於外,飲食生冷積滯於內,係痢疾兼表之證。3日,患者元氣已虧,不得延誤,仿喻氏之法,逆流挽舟,方取人參敗毒散。以羌活、獨活、薄荷、柴胡、川芎疏散在表之邪;枳殼、桔梗寬胸利氣,升降氣機;茯苓、生薑、甘草扶中健脾;少許人參扶正祛邪,使邪從汗而解。1劑而效,3劑患者痢止而愈。

其後又逢兩例,皆以此法治愈。可見治病貴在辨證,究其病機,相應立法,法隨證立,治之何難。餘以為醫林之中稱“此法較之見痢即導滯,勝似一籌”,是謂不謬矣。

單方治大病貴在對證栗德林

《直指方》中的香連丸,組成僅木香、黃連兩味藥,可稱為單方,用治痢疾頗有效果,尤其對慢性痢疾的治療更為突出。丸者,緩也,可謂慢中取勝。有些痢疾病人在急性期雖經治療,若不徹底則可遷延日久不愈。特別是在農村居多,往往形成慢性痢疾,常見小腹墜痛,排便中帶膿血,每食用辛辣之品而誘發。對此類病人,進行積極治療既可使其恢複健康,又可防止傳染他人,實屬必要。餘在治療中經常用香連丸,取得滿意效果。如患者孫某,56歲,曾於3個月前因飲食不潔而致小腹墜痛,下痢膿血,日十餘行,肛門灼熱,隨即服用磺胺類藥物。3天後症狀減輕,第5天後症狀基本消失而停藥,但日後不久又複發。如是反複多次,未能徹底治愈。就診時下痢日3或4次,便中仍有膿血,少腹不適,有墜感,舌苔白,根部稍黃,脈稍數。餘認為此屬濕熱餘邪滯留腸道所致。法當清濕熱、調氣止痢。方用香連丸,每次1丸,日3次。1周後痢止,令再服3天後停藥。後訪之,其痢愈一直未見複發。餘認為並非信手取單方皆能收效,關鍵在於藥能對證。

古書中單方甚多,民間流傳單方也極為豐富。隻要我們能因人而異,因病而取,就能發揮奇特的療效。

潔古芍藥湯治奇恒痢有效金友

辨證施治是中醫的精華,但辨證不能離開辨病,不識病隻辨證有時會選方無主,用藥雜亂,治無頭緒。餘10年前曾遇一男患者,年方14,主訴2個月前曾因滑冰口渴,飲冷水數杯,隨即出現腹痛腹泄,大便下血日數十行,求治於西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經內科治療無效,求治外科,因患者便血不止而予以手術。術中見患者之全結腸有散在的糜爛、潰瘍、壞死、出血灶。病灶不能切除、縫合,求治於中醫,當時患者午後發熱,神疲身瘦,腹痛難忍,大便頻頻呈血樣便,口渴心煩,飲食少進,唇焦舌紅無苔,脈細數。餘按西醫診斷潰瘍性結腸炎,以腸風下血論治,辨證為木乘土位,濕熱下注,邪鬱日久,陰津內耗,投以痛瀉要方加滋陰清熱涼血止瀉之品,藥進10餘劑,症狀不見好轉。後按便毒論治,投以槐花散合側柏葉湯加滋陰涼血止瀉之藥,又服10餘劑,病仍不見效,無奈請高老會診。看此患者後,高老問:“此患按何病治之?”答:“此患西醫已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便血,我按腸風、便毒治之。加以滋陰涼血止瀉之藥。”高老說:“錯矣!這個病中醫叫奇恒痢。”我疑之。高老又說:“中醫認為腹痛難忍謂之裏急,下血頻頻,便而又便謂之後重,病久不愈謂之奇恒,是奇恒痢也。”於是請高老擬方,高老說投潔古芍藥湯。藥用:白芍25g、當歸15g、黃連15g、黃芩15g、酒大黃10g、肉桂15g、甘草15g、檳榔15g、木香15g,水煎服。餘不解問之曰:“此患者即便是奇恒痢,但便血日久,病體日趨陰虛,為何用黃芩、大黃、肉桂之類。”高老曰:“黃芩苦寒斂陰止痢,大黃瀉熱導滯,用肉桂振奮胃氣而引虛火下行。”於是囑患者連服上方6劑,果真服後腹痛、腹瀉、便血減輕,1周後再請高老來診,見患者脈微數,舌紅無苔轉為有苔,告之再服原方6劑。餘又問:“現患者陰虛體弱,再進苦寒止痢之品可乎。”高老曰:“餘熱未去,濕毒未清,投補劑而斂邪,滋陰而害胃,待邪去更方不遲,此謂邪祛正自複也。”餘遵命投方,又1周後患者腹痛大減,便血每日隻二三次,發熱口渴、心煩等症漸愈。後改真人養髒湯加減,調治1個月餘,病情臨床治愈。

餘行醫20載,雖深知“通因通用”之理,亦知下痢有赤白之分。但在臨床遇到此患者隻滿足於和西醫對號,不敢用治痢之方,雖投治腸風、便毒、止血止瀉之藥,其症不減。用方無效,並非其方無效,而是隻辨證未識病,用藥不精也。餘深深體會到孫思邈說的:“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此例雖非無方可用,而是用了不對之方。同時應引以為戒的是:隻要辨證,不求辨病是錯誤的。辨證必須以辨病為綱,綱舉目張,並在選方用藥上抓住標本緩急,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隻要識病辨證,選方精一,才能方專力尊,效果驚人。

注:高老,係黑龍江中醫學院高仲山教授。

援絕神方治休息痢有效申海明

餘於1980~1981年在河北省醫院中醫科門診工作期間,曾治一休息痢患者傅某,男,55歲,因腹痛腹瀉夾黏液膿血便12年不愈而來就醫。述自1968年夏秋間患“急性菌痢”經治後,先後做4次便培養均無細菌生長,但遺有腹瀉頑症,時輕時重,每日排便少則二三次,多則達十餘次,常有黏凍,時夾膿血或呈鮮血,甚至脫肛,用中西藥多種治療不愈。延至1978年3月行乙狀結腸鏡檢查,西醫診斷為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近來仍下腹隱痛,日便數次,溏若稀粥樣,並夾黏液膿凍物及膿血,下墜明顯,且有脫肛,乘公共汽車上扶把手站立時即有大便不禁現象,常覺脘腹冷涼,長久攜用懷爐器具以溫熨之。望形體瘦弱,精神疲憊;聞語聲低怯;切左下腹有壓痛。舌淡紅,苔薄白稍膩,脈弦細。查便常規見白細胞6~8個,有膿細胞,紅細胞10~12個或密布視野,血沉正常。觀其脈證當屬休息痢。正如明代醫家孫一奎在其所著《赤水玄珠》一書中指出:“休息痢者,愈而數日又複,痢下時作時止,積年累月不肯斷根者是也。”

患者遵吾意攜來既往服方以為參閱之。曾用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四神丸之類扶正劑,或間用香連丸、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加地榆、馬齒莧、蒼術、苦參等祛邪劑調治,然獲效甚少。今患者以大便失禁,站立脫肛之症為著,乃中氣下陷之情,遂予重用黃芪50g令連服補中益氣湯24劑,則便遺、脫肛得愈。後因出差偶吃1個蘋果而又致便頻、黏液膿便加重,再來求治。餘因思另議改途施治。嚐讀《串雅外編》選注一書,有援絕神方治血痢便頻至危之候,頗具奇法,不妨姑且試用,遂疏方為:當歸50g、白芍50g、枳殼5g、焦檳榔5g、廣木香5g、炒萊菔子3g、滑石粉10g、粉甘草5g,日1劑,水煎分兩次溫服。

上方先服3劑,大顯功效,未予更方又繼進12劑,查大便常規已無異常,腹痛下墜消失,便無膿血,便質轉稠,日行1次,停服數天亦未複發現象,患者喜獲良效,笑謝由衷。繼予健脾素片,並囑仿當歸生薑羊肉湯意調補之。方用當歸100g、黨參100g、黃芪100g,加工為散,分30包,每天1包同煮羊肉3~5兩,並生薑5片,吃肉飲湯熱服之。

患者依上法調理,後飲食、二便、睡眠、精神並體力皆感甚好。至1981年春節 後能一直堅持上班工作,以其製假肢之技藝,造福於肢體殘廢之患者。

奇恒痢治驗高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