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其他病證醫話(四)(1 / 3)

淺淡狐惑病黃柄山

狐惑病,是以口、眼、前後陰蝕爛為主症的疾病。始載於《金匱要略》,仲景提出了以甘草瀉心湯內服為主的幾首有效方劑。外陰蝕爛者,苦參湯洗之;肛門蝕爛者,雄黃熏之。吾在臨證中,曾觀察了數十例狐惑病患者,體會到:狐惑病纏綿難愈,反複發作,證候變化多端,不可以一方、一藥統治之。本病初期常呈濕熱之證,而尤以肝經濕熱為多,後期往往濕從寒化而成寒濕之證,且極易損傷脾腎,出現脾腎陽虛之候。故在辨證論治上,既要選方用藥隨證化裁,又要有攻有守,以不變應萬變,常得滿意療效。吾曾治一申某女患,口腔潰爛已年餘,時有發冷、發熱,咽喉幹燥,聲音嘶啞,鼻孔出熱氣,視力減退,經水先期而至,腹痛嘔吐。被診斷為維生素B12缺乏症、感冒、月經不調等病。經對症治療未見好轉。患者逐漸出現口腔、舌尖及外陰潰爛。並伴有手足心熱,時有盜汗,小溲黃赤等症。望其舌,紅而少苔;切其脈,細而數,皆陰虛之象也。餘語之曰:診斷應為狐惑病也。乃由病情遷延誤治,濕熱留戀,邪氣未去,陰分已傷所致。遂以滋陰清熱利濕為法。處方為:生地黃20g,玄參15g,地骨皮15g,胡黃連15g,生、炙甘草各20g,黃連10g,黃芩15g,槐角15g,半夏15g,薏苡仁20g。5劑,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後,患者的潰爛麵漸小,諸症悉減。但仍有乏力、頭暈、納呆、虛煩等症,舌質紅,苔少,脈細。此乃邪氣已去,氣陰雙虧之候。上方去胡黃連、半夏,加山藥25g、茯苓15g、炒麥芽50g、神曲20g、黨參25g,以增強補益氣陰之力。囑其服10劑,爾後口腔、舌尖、外陰潰爛消失,諸症悉除。

狐惑病小議範國樑

狐惑病,乃濕熱壅遏化毒所引起的一種反複發作、久治不愈的黏膜糜爛(潰瘍)性疾患。西醫謂眼、口、生殖器(Behcet)綜合征。臨床上多以清熱解毒、激素、維生素治之,往往效果不佳。筆者以健脾滲濕法,方以薏米赤豆當歸湯於臨床,效果滿意。

藥物組成:薏苡仁150g、赤小豆25g、當歸10g、王不留行25g、茯苓100g、漏蘆15g、佩蘭15g、藿香15g、滑石25g、生白術25g、紅花15g、附子5g,水煎服,日兩次。若係新病,當歸用量減半,去紅花、附子,焦白術或蒼術易生白術;若納呆或胃脘不適者宜用藿香梗,酌加白豆蔻、砂仁;若舌紅尖赤而痛,尿熱微痛者,加導赤散。

臨床上,狐惑病人每因西醫療效不佳,被迫求治於中醫。而中醫又多以清熱解毒法,收效甚微。有的雖緩解症狀於一時,然反複不愈,痛苦不堪。我認為:清熱解毒者多用苦寒之藥,傷陽而戀濕,致使陰濕不化,乃致病重。餘治此者,即以上方,多則幾劑而病愈,亦不反複。如我治張某一案,至今未複發。

工人張某,於1981年患口腔潰瘍,治之不愈,兩年後,出現陰莖潰瘍、疼痛、煩躁易怒、失眠、納呆、畏寒肢冷等症,於1984年3月來我院就診,給予處方:薏苡仁100g、赤小豆25g、王不留行25g、漏蘆15g、佩蘭15g、藿香梗15g、生白術25g、茯苓50g、附子10g、紅花15g、當歸10g,水煎連服4劑而愈。

方中以薏苡仁為君,量宜大,既能清上益肺,又能理中焦脾胃,使上焦宣發,肺行治節 (調節 之義)、布津液、通水道。又肺氣得通,中焦運化,樞功能轉,水津得行,何濕之有?故為健脾益肺之要藥;配以其他健脾滲濕、抑肝補中、化濁通脈、祛瘀生肌之味,脾旺而勝濕,氣足則氣化能通上徹下(“氣之源頭在乎脾”),循環不息,何病之有!餘又以赤小豆下行滲津液、通小腸、利大便,使濕熱之邪由二便而出;當歸、紅花活絡導滯,與生白術化瘀,使氣血各有所歸,暢通不滯;附子起命火,振奮神機,引諸藥通十二經,鼓舞新陳代謝,生機暢茂,生機複健,患者疾病告愈,不易反複。

狐惑病治驗冷柏枝

曾治一例狐惑病患者,西醫診斷為白塞綜合征,女性,青年,病發4年之久。主症為口腔潰瘍頑固不愈,初於當地作維生素缺乏病治療,增加蔬菜,改善飲食,補充維生素攝入量,罔效。後幾經中西醫治療未效,先後用補腎扶正培本、清化陽明濕熱、活血化瘀等法治療,但患者之口舌瘡瘍未獲一日消退,始終此伏彼起,甚感苦惱。

餘察患者,除舌苔薄黃、脈細弦略數而外,敘無所苦,查無顯症,辨證頗費思索。遂用吾平素治療口舌糜爛之套方,內外兩法合治。內服方:升麻3g、川黃連3g、當歸6g、生地黃12g、牡丹皮6g、生石膏9g、梔子皮3g、藿香9g、青蒿腦6g、石菖蒲3g,水煎服,每日1劑。漱口方:蘇薄荷6g、霜桑葉9g、硼砂9g、苦參9g、鮮鬆針9g,開水浸,候溫漱口。

予內服湯藥6劑,漱口方3劑(1劑浸水可分作兩日用,1日漱五六次,漱時令藥液在口腔內多含漱幾分鍾,使藥液與潰瘍麵充分接觸),1周後,患者口舌瘡瘍竟獲痊愈。

此後,患者每於感冒後,即致口腔潰瘍複發,用上方治療,1周內皆可獲效。囑其常飲五加參茶,輕補扶正,鍛煉身體,預防感冒。

本方不能根治狐惑病之口腔潰瘍,但對該病所生瘡瘍,凡有熱象者,用之可促使瘡瘍愈合,減輕患者病痛,可謂不無功效。

養陰清熱治狐惑秦德水

《金匱要略》中的狐惑病,是論述口、眼、肛門、尿道等處黏膜組織潰瘍的病變。古人以取類比象法,以狐多疑惑不定來形容疾病症狀,而命名為狐惑病。因其病變部位不一,又有不同的區分,即蝕於唇咽者為惑,蝕於肛門尿道者為狐。《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說:“古名狐惑近名疳,狐蝕肛陰惑蝕唇咽。”都說明病變的不同部位。不論哪一部位發病,臨床治療均以養陰清熱解毒為主。

餘曾治一狐惑患者林某。症見其口糜爛,兼有白色膿點,兩目紅赤,咽喉紅腫,舌強難言,腹痛拒按,身灼熱,四肢疼痛,指趾間皆起泡,二陰糜爛,二便時疼痛難忍,脈弦微數,舌紅,糜爛,苔膩而厚,並有豆渣樣苔垢。證屬陰虛內熱,濕濁內蘊,日久化熱,蒸於孔竅肌膚為患,治以養陰清熱解毒,兼以健脾利濕之品。方藥:玄參25g、石斛20g、麥冬15g、白芍20g、白術20g、黃芩15g、木通10g、金銀花20g、連翹15g。患者連服8劑,諸症痊愈。方中白術、黃芩、木通健脾利濕;玄參、石斛、麥冬、知母、金銀花、連翹養陰解毒;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營。諸藥協同,共奏健脾利濕、養陰清熱解毒之功,其效驗頗佳。

狐惑辨治經驗賈生庫

《金匱要略》所論之“狐惑病”,頗似西醫所謂之“白塞綜合征”。其病以眼、口、陰部的白潰糜爛為主要特征,往往反複發作,纏綿難愈。

本病好發部位在瞼、唇等處,乃脾所主,局部白潰糜爛乃疳證之屬。皆因脾氣不運,濕邪內蘊,蘊久化熱,濕熱相搏,故有此證。亦有陰虛火旺,濕邪內蘊,虛火濕邪相搏,腐肉成疳之候。臨床治療本病,須詳審其證,辨其寒熱虛實。切忌囿於一方一法,膠柱鼓瑟。

臨床凡見濕熱證型,見有口臭、舌苔黃膩、溲赤、脈滑數者,法當清熱利濕、消疳解毒。以清脾消疳湯治之。方用:生甘草20g、防風10g、石膏20g、梔子10g、藿香10g、土茯苓30g、黃連10g、竹葉3g、金銀花20g、板藍根10g、當歸10g、赤小豆20g。

陰虛證型見有反複發作,舌紅少苔,五心煩熱,脈細數等症。法當養陰清熱,利濕消疳,方用:沙參15g、白芍10g、麥冬15g、當歸10g、枸杞子10g、生地黃15g、黑芝麻15g、土茯苓30g、生甘草20g、金銀花20g、竹葉6g、烏梅10g。小便不利者加肉桂2g。

脾虛證型見有反複發作,納呆形瘦,四肢倦怠,舌淡脈濡等症。法當健脾消疳。用香砂六君子湯與清脾消疳飲加減。此外,尚可用黃連6g,水80ml,煎至10ml。外塗患處,日3~4次。

嚐治逮姓婦女,反複發作口唇、眼瞼、陰部潰爛白腐,口臭,口淡,口黏,身重,溲赤、具有臭濁之味,白帶多,舌淡苔膩,脈濡數,餘以脾經濕熱論治,處以清脾消疳飲,3劑即愈。

第四節 蟲證醫話

囊蟲病須辨證施治黃柄山

囊蟲病,東北是多發地區,農村尤為常見。本病乃豬絛蟲之囊蚴寄生在人體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其中腦囊蟲病病情危篤,常可導致癲癇、癡呆、顱壓增高以致死亡。本人根據中醫理論,經過長期的臨床治療觀察,認為對該病進行辨證施治,方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