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毛澤東(2)(1 / 2)

在此之前,毛澤東還不知道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已經死了,也不知道封建年號改成了宣統,更不知道孫中山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政權的民主革命思想。來到東山小學,毛澤東受支持維新思想的老師和同學影響較大,崇拜康有為和梁啟超。後來,他又從同學那裏借到了一本《世界英雄豪傑傳》,知道了華盛頓、林肯、拿破侖等人物。看完之後,他感歎到:中國也需要這樣的人物,應該研究富國強兵之道。

又一次機會來了,1911年春天東山小學的賀嵐岡老師將要去長沙中學教書,因為毛澤東成績優異、思想先進,賀老師帶著毛澤東一起去了。此時,正是辛亥革命爆發的前夜,民主革命思想非常活躍,長沙又是革命黨人活動的重點地區。毛澤東到省城不久,就接受了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成了民主革命的積極支持者。當黃興領導廣州起義的消息傳來時,學生中的進步分子躍躍欲試,想前往參加革命鬥爭。毛澤東就是其中的積極分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湖北軍政府成立,並派代表到長沙要求立即舉義響應。不久,長沙革命黨武裝起義,湖南軍政府成立,還組建了革命軍。毛澤東參加革命軍,到湖南新軍第二十五混成旅當了一名列兵。在軍隊中,毛澤東除了接受軍事訓練外,主要是讀書,了解政治。在此期間,他第一次接觸到“社會主義”這個詞,當時就引起了興趣。武昌起義後全國多數省份宣告獨立,清王朝宣布退出曆史舞台。袁世凱竊得革命勝利果實,當上了臨時大總統。人們認為革命成功了。毛澤東也認為革命勝利了,自己參軍的目標也達到了,他想應該繼續求學獲得新知識,於是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半年軍旅生活。

毛澤東又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以優異成績考取湖南全省高等中學。在這裏讀了半年書,他就發現學校死板的教學規定和有限的教學內容遠遠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欲,與其在這裏浪費光陰,不如自己找書來讀。此時毛澤東已經有了獨立決斷問題的意識。他毅然從這所有名的中學退學,寄宿到長沙市的湘鄉會館,然後,每天步行1。5公裏,到湖南省立圖書館讀書,開始了自學生涯。

他在圖書館裏見到了在中學不可能接觸到的西方進步的民主和科學著作。初步瀏覽之後,毛澤東為自己製訂了一個全麵的自修計劃。他按照自己的設計,係統學習近現代思想。他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像當年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一樣,貪婪地讀著自己想讀的書籍。在自學中,他第一次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了解了中國和世界,接觸到了西方進步思想,知道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局限。誰料,不久父親知道他離開了學校,十分惱火並以拒絕資助相要挾。事不湊巧,毛澤東寄宿的地方又被軍閥強占。這樣短暫的半年自學生活中斷了。

在他離家這幾年的時間裏,毛澤東先後在東山小學、湘鄉駐省中學、湖南第一中學等地就讀,還參軍半年,自學半年。在這短短的時間和複雜的經曆中,毛澤東完成了一個鄉村少年到有誌青年的轉變。他在學習中,拋棄了封建思想,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和近現代西方進步的啟蒙教育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轉變。

毛澤東的“遊學”經曆

毛澤東麵臨著兩種選擇:要麼被父親拉回去當農民或店主;要麼按照自己選定的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道路走下去。毛澤東選擇了後者。但選擇後者,父親必然會斷絕經濟支持。為此,毛澤東不得不采取暫時回學校讀書的方式。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和多一點獨立性,毛澤東於1913年考入了湖南第四師範學校。不久該校並入了不收學費、膳食和住宿收費也很低的湖南第一師範學校。

湖南第一師範是培養新青年的搖籃,因為這裏有著非常活躍的思想,廣大師生有著很濃的關心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氣氛。毛澤東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把原有的樸素善良的平等意識逐漸轉變為救國救民的民主意識。他不像有些青少年那樣空談誌向,而是認為隻有先獲得真理、了解世界,才能準確立誌。為此,他發奮刻苦學好各門功課。對於學校開設的課程,他更偏重於哲學、修身、國文、曆史、地理等。他對哲學和曆史尤其感興趣。

在學校中,毛澤東讀書非常刻苦。他每天總是天微明就悄悄起床,先鍛煉身體,等到光線亮到能夠看清字體了就開始讀書。白天不浪費半分鍾的時間,夜晚同學們都睡下之後,他一個人借助外麵微弱的燈光繼續研讀。毛澤東很推崇他的老師徐特立先生的學習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即邊讀書邊思索,並把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手寫下來。在師範讀書的這段時間,正是毛澤東修身立誌、吸收知識和積蓄才能的時期。

在這段時間裏他懂得了意誌品質的重要,隻有具備優良的意誌品質才能實現理想抱負。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毛澤東處處注意錘煉自己的意誌品質。為了強健體魄,他堅持洗冷水澡,一年四季從不間斷;為了鍛煉膽量,他獨自一人到野獸出沒的山嶺夜宿;為了加強抗幹擾能力,他到鬧市去讀書;為了提高吃苦耐勞的能力,他經常利用假期外出“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