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暗伏禍
正這時,忽見沐英牽著一個女子進來,說是陳友諒的愛姬闍氏。那女子見了朱元璋,淚珠盈盈地跪倒在地。朱元璋令她抬頭,細細一瞧,隻見她雖然芳容慘淡、愁眉雙鎖,可是悲戚中卻現出一份嫵媚來,很是別致很是打動人。朱元璋一向在美色麵前都很心軟,心一軟臉色自然也就鬆了下來,他既不拍桌子也不大聲喝斥,而是微笑著問她:“你是陳友諒的愛姬嗎?”闍氏低低地應了一聲。朱元璋再問了句:“今年多大年齡了?”闍氏垂著粉頸隻答了句“十八歲”,那玉顏上就泛出一朵朵的桃紅來,一副不勝嬌羞的小女兒之態。
朱元璋看得心疼也看得心癢,他不想失態,在義子兼部下的麵前;可又禁不住笑顏的漸漸逐開:“這女子怪可憐的,我就幫她一把吧!”他這樣說著,笑望了沐英一眼,沐英等也忙回了會心的一笑。朱元璋又問闍氏:“現在把你暫留在這裏,你可願意嗎?”闍氏聽見這話,頭垂得更低了,一言不發,隻是眼淚好似珍珠斷線,滾滾地直垂落到衣襟上,於是一個楚楚容顏的嬌嬌弱女便恰似一朵梨花,正經了雨露,在春寒裏隨風無主地飄搖著。朱元璋看了愈覺得憐惜,便命侍女們領著闍氏到了後堂。
然後朱元璋與部下歡宴數日,以賀平了陳友諒。朱元璋高興得很,就在那天晚上,他乘著酒意,回到後麵寢室,猛然想起闍氏那別樣動人的美色,心頭立時癢癢了起來,於是密令內侍召闍氏入室,另備酒肴,逼她侍飲。闍氏開始直直地站在原地不動,左右見她不識抬舉,惹得朱元璋已是很不高興,隻是舍不得發作罷了,便很是時機地半是勸半是嚇半是逼地一齊向她進言,她隻好強作笑顏,移步近前。
朱元璋的心立刻就被這美色再次軟化,口氣不由得溫和起來,安慰闍氏道:“如今陳友諒已授了首,你是個伶仃弱女,又去依靠誰呢?”闍氏被朱元璋一句說到了最痛處,不由得又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朱元璋忙走過去,輕摟著她的粉頸,把鼻子湊上去微微地嗅了嗅,禁不住又伸出舌尖輕輕地舔了舔,隻覺得闍氏肌膚的瑩潔膩滑,和櫻桃又是不同,於是再也忍不住心癢,將闍氏向膝上一擁,一手提了羅巾,替她抹去眼淚,一手在不老實地動著,口中柔情低語地安慰闍氏:“你千萬不要過於悲傷,弄壞了身子我可是真心疼呀,萬事有我給你作主,你盡管高興就是了。”
闍氏聽了,含淚答道:“賤妾本是一朵殘花,經風雨相摧,隻留得奄奄微息。自顧蒲柳之質,蒙明公垂愛,此生誓當以身相報。但願明公今後能念著日夕纏綿的恩情,將來莫同敝屣般地拋棄於路旁,也就是賤妾的萬幸了。”說罷那淚珠又從眼眶裏直滾出來。
朱元璋一麵摟著闍氏的纖腰,一麵用好話再三地撫慰著她,直到闍氏高興了起來,不再哭泣了。然後朱元璋令她旁坐,歡飲三觥,但見酒後的闍氏兩頰生紅,雙眉舒黛,波瞳含水,雲鬢生光,朱元璋不由得越瞧越愛,越愛就心越癢癢,他再也忍不住了,驀然離座,把闍氏一把抱了起來,擁入錦床繡榻。闍氏也身不由己,半推半就,兩人就也成就了一段風流佳話。於是在明代的宮廷風月史便永遠記下了這一天的晚上,朱元璋在江州公署裏和闍氏共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