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響起數發槍聲的同時,汽油傾入了河中,估計汽油剛好流到舢舨時,炮彈發射了出去。舢舨立刻燒毀,造成11人死亡,60人受傷的大慘案。皮卡頓舉白旗投降,他們被迫解除武裝,拉到鎮上遊行。這些警備公司的“破壞罷工”男子,在鎮上再次受到襲擊,犧牲慘重。
在這種情況下,佛裏克請求州長出兵幫助。
7月13日,斯諾登少將率領8000人的騎兵隊,進入霍姆斯特德工廠,終於鎮壓了暴亂集團。霍姆斯特德的罷工風波,世界各地都作了報道。
這時,“紐約世界日報”成功地和在蘇格蘭的卡內基聯絡上。他正在一處遠離鐵路及電報局的牧場內。這家報紙刊登了卡內基的發言:
“工廠的事全權委托佛裏克,我不能表示任何意見。”
這則消息一經發出,全美輿論嘩然,交相指責卡內基。
勇敢的佛裏克,卑劣的卡內基
7月23日午後2點左右。
吃完午餐歸來的佛裏克,在匹茲堡的辦公室內,正和股東萊休曼商談一些事情,突然,有一位持槍的年輕男子闖入,舉槍射中佛裏克。第一槍貫穿佛裏克的左耳後,從脖子進入頭部,第二槍命中右頸及肩膀,第三槍幸虧沒有擊中,佛裏克大量出血,萊休曼立刻將這名歹徒製服在地。
歹徒用刀子猛刺佛裏克的腰及臀部。
這時,獲知騷亂趕來的職員,要射殺這名歹徒時,佛裏克嘶喊道:
“不要殺他!”
這名歹徒閉著嘴咀嚼著。逮捕他的職員將他的口扳開,原來他在吞水銀膠囊,企圖自殺。
佛裏克在取出子彈的手術中拒絕麻醉,令人大驚失色。
歹徒是俄裔人,叫亞曆山大·巴克曼(25歲),是無政府主義者,據說他是在罷工事件後,由勞方所派出的刺客。但根據法院的記錄,此事係專門破壞罷工的暴力集團,要求佛裏克增派“破壞罷工的幫手”未能如願而尋釁滋事所造成的殺人未遂的暴行。
巴克曼最終被判刑21年。
英勇的佛裏克因這一事而名聲大噪,而對卡內基抨擊的輿論卻更加高漲。
《倫敦時報》社論:
“卡內基的立場是違反常情的。公司代表雖然替他辯解說他以對工會運動一貫持道義進步主義立場而著名。但現在他必須回答這樣的問題:他在客居蘇格蘭期間所發表的標榜工會承認主義的‘合乎邏輯’的講話(並因此而名噪一時),為什麼在美利堅合眾國不予實行?”
《倫敦金融評論》:
“由於不知羞恥地追求財富,這位美國自由主義者破壞了他自己因向其故鄉捐贈圖書館而獲得的榮耀。”
《聖路易郵電報》:
“英勇的佛裏克,卑劣的卡內基。隻要這位卑劣者說一句話,流血的慘劇或許就可避免。……據說現在卡內基沒有回美國的意思。”
鋼鐵大王心境的大轉變
多諾海灣位於蘇格蘭的北端。
從這海灣的海麵,經過高約600米的斷崖,向內陸再行數裏,有一座具有700年曆史的石造古城,稱為斯吉伯堡。
這一帶,是莎士比亞的舞台。卡內基為露伊買下了斯吉伯堡,在堡內建造高爾夫球場、遊泳池,及建造豪華的遊艇,泛艇於流經城市注入海洋的河流上。
卡內基雇用了數百名農夫耕田,及種植果樹,他聘請匈牙利籍的音樂家演奏風琴。
英美的報紙對他交相責難,華盛頓議會召開特別委員會,調查霍姆斯特德工廠的流血事件時,當然也有必要傾聽卡內基本人的心境。他的心中,欲以這事件為界限,開始疏遠佛裏克,這種意圖是不難想象的。
問題是,假如疏遠佛裏克,誰可以取而代之呢?
除了意外死亡的瓊斯上尉發掘的食品雜貨店員許瓦布外,不作第二人想。而更重要的是,在卡內基的心中,起了巨大的變化。
在美國工業界的工會發展史上,霍姆斯特德的罷工風潮占著什麼地位呢?
剛好碰到1892年的總統選舉。這次選舉是采取高關稅政策而使卡內基獲利的第23任現任總統哈裏遜(1833~1901年,共和黨),與克利夫蘭(1837~1908年,民主黨,曾任第22任總統,競選連連失敗。哈利遜之後,又當選為第24任總統)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