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達·芬奇的眼光落到了人身上。這個城市住著很多有名的科學家、藝術家,這裏的人們也崇拜他們,幾乎每一個少年,在路上遇到他們時,都要脫帽致敬。在離自己家不遠的小巷,達·芬奇常看見一個奇特的人,他的麵貌可以說是醜陋,但他那雙眼睛卻明亮、平靜,眼神像小孩子一樣天真,簡直稱得上美麗,過路的人們常常向他恭敬地行禮。原來,他就是聞名意大利的科學家托斯卡涅(niè)裏。

一天夜裏,達·芬奇鼓起勇氣敲開了托斯卡涅裏的門,拜訪這位科學家。托斯卡涅裏一看來人還是個孩子,以為是個愛管閑事的小家夥,愛理不理的。

“你來有何貴幹?”

“先生,我想和您談談……”達·芬奇怯生生地回答說。

“我要工作,沒時間和你談,你請回吧。”科學家已經轉過身子,背對著他。

“先生,我想請教一個數學問題,耽誤不了您多少時間。”

科學家勉強和他談了幾句,很快就感到驚訝,他發現眼前這個小孩子是個數學天才。他主動提出要收達·芬奇為學生,兩人一下子就成了師徒關係。

這是一個夏天的夜晚,師徒二人一同來到城外,走上一座小山。科學家指著深邃而廣闊的天空,教給達·芬奇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天文知識。

達·芬奇在和托斯卡涅裏的談話中,明白了知識有一種為人類所未知的力量,它可以改變人的生活。

達·芬奇每天都到科學家那裏去學習,探究各種各樣的知識。他學得很快,比如在數學上,老師沒教他多久,他就能不斷提出疑難問題,連老師也回答不上來,隻有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驚或愣住的樣子。)地看著他。

見兒子天天跟從科學家學習,比埃羅心裏活動開了。本來,他希望兒子能繼承父業,也就是像他一樣當個公證人,不愁沒有榮譽(榮譽:光榮的名譽。)和金錢。可是兒子對公證人這個職業一點不感興趣。當科學家嘛,成天呆在屋裏,鼓搗著一些莫名其妙的玩藝兒,可不是什麼好職業。那麼,讓兒子學什麼好呢?

比埃羅想起了達·芬奇用泥巴做的那隻小鳥,想起了兒子老愛塗塗畫畫。對了,讓他學畫吧,他有這個天賦(fù),又有興趣。比埃羅拿了幾件達·芬奇平常沒事時搞的雕塑和畫,給他的一個老朋友,既是畫師又是雕塑師的韋洛基奧看。達·芬奇的天才讓韋洛基奧感到吃驚,他答應收下這個學生。

父親的話,達·芬奇不能不聽,況且,自己也很喜歡雕塑和繪畫,達·芬奇隻好告別可敬的托斯卡涅裏,進入韋洛基奧的工場學藝去了。

達·芬奇進工場不久,韋洛基奧就發現,自己雖然在許多方麵可以當他的師傅,但達·芬奇在有些方麵也可以當自己的師傅,這個徒弟跟別的徒弟不一樣。

有一次,師傅開始畫《基督的洗禮》這幅畫。這是一個寺院訂製的畫,畫中除了施洗者約翰和基督外,還要畫兩個虔誠(虔誠:恭敬而有誠意。)的天使在旁邊。按照慣例,這兩個天使屬於畫中次要的部分,可以由學生來完成。

師傅已經成功地畫出了一個天使,但畫第二個時,他感到無從下手,呆在畫旁苦苦思考。這時,達·芬奇過來問道:

“師傅,您已經畫了一個天使了,還在想什麼哪?”

“你看,後一個天使不能與前麵一個相同,要表現出他看到基督洗禮後的狂喜的心情,但又要顯得天真無邪,不容易啊!”

“師傅,您也許累了,去歇一歇吧,我來琢磨(琢磨: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琢磨,好嗎?”

“好吧,剩下這個天使,你來幫我處理吧。達·芬奇,看你的了。”師傅說完,托著疲倦的身子離開了。

達·芬奇心裏十分激動,他第一次有機會幫老師完成作品。他在畫前整整觀察和思考了一天。

終於,他開始動筆了,他畫的是一個跑著的天使,他滿頭卷發、眼神充滿了寧靜和喜悅,身姿小巧可愛,被一個薄薄的、像輕紗一樣的光環圍繞著。這個天使一出現,整幅畫就像突然有了生氣,顯得光彩奪目起來。

其他徒弟也圍過來了,他們看著畫上的這個天使,臉上現出又興奮又羨慕的表情。

這時候,師傅過來了,徒弟們一下全閃開了,把這幅畫完整地呈現在師傅麵前。遠遠地,他看見了達·芬奇畫的那個天使,他的眼裏似乎有火花在閃爍,隨即又熄滅了,臉上露出某種痛苦的表情。他咬緊牙關,似乎在克製著這種痛苦,緩緩地走到畫前。

“天哪,是你找到了,是你看見了,是你……把它畫出來了。”師傅仔細地看了畫上的那個天使,轉頭對達·芬奇說道,他的嗓音在顫(chàn)抖,“我花了很多時間來找到它的形象,可是辦不到,它始終是模糊的、晦(huì)暗的,你卻清楚地看見了它,並把它完美地表現出來。唉,達·芬奇,我的好學生,你畫得這樣好,我恐怕要丟掉畫筆,隻能拿雕塑刀了!”

從此,達·芬奇聲名大震,成為著名藝術家韋洛基奧手下的第一高徒。達·芬奇有資格獨立完成作品了,如果接到重要的訂貨,師傅就讓達·芬奇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