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圖哈切夫斯基:被錯殺的蘇聯軍事領袖(1 / 2)

1937年6月11日,前蘇聯塔斯社發表了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

包括前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在內的8位紅軍高級將領,因犯有間諜罪而受到軍事審判,所有被告均已被槍決。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引起了極大震動,人們難以置信,圖哈切夫斯基這樣一位久負盛名的軍事家、忠誠的蘇維埃老戰士,怎麼會成為間諜呢?曆史終於洗刷了這一冤案,這是希特勒一手策劃的離間計所致,具體執行的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蓋世太保頭子海德裏希。

他自上台之日起,興趣就不隻局限於德國舞台。他竭力把特工組織和外國的政治事件有效地連在一起,其中最險惡的陰謀之一,就是導致圖哈切夫斯基被錯殺。

圖哈切夫斯基是蘇聯紅軍最著名的統帥之一,曾轉戰南北,為保衛蘇維埃政權作出過重大貢獻,被譽為“紅色拿破侖”。從1921年起,他出任軍事學院院長、總參謀長等要職。1935年,被首批授予“蘇聯元帥”軍銜。

1936年,戰爭陰雲籠罩著歐洲,希特勒正在考慮首先進攻的目標——是蘇聯還是英法。是年底,前沙俄將軍史科布林在巴黎向德國情報機構的代表遞交了兩份情報。第一份是:紅軍統帥部正在策劃反對斯大林的陰謀,首要人物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第二份是:圖氏和他的親信正在同德國最高統帥部的高級將領進行接觸。

這一消息很快就到了海德裏希那裏。這位冷酷無情、精於謀算又擅長搞政治陰謀的老手,立即嗅出這裏麵大有文章可做。盡管他對此情報的可靠性深感懷疑,但還是決定要試一下。不管成功與否,對納粹德國都有益無害。他也確信元首會同意他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讓“來自巴黎的情報”落到斯大林的手中,這等於就是將蘇聯最有才幹的軍事領導人和他的下屬交到蘇聯偵察機構手中,借刀殺人。如果得逞,勢必因此而削弱構成威脅德軍的日見強大的蘇軍的實力,甚至這種打擊的後果能使其一蹶不振,若幹年後也難以恢複元氣。

海德裏希深知,僅憑這樣一份不確鑿的情報,難以使蘇方相信並上鉤。必須設法偽造大量證據,諸如圖哈切夫斯基等人與德國高級軍官的秘密通信以及要求幫助等等。自然,要偽造這些文件,就得在筆跡、語氣等方麵都十分逼真。這對於善於編造、做假的海德裏希來說,無異家常便飯。同時湊巧的是,20年代蘇聯與德國曾經有過一些經濟和軍事合作,作為紅軍主要領導人的圖氏與德國一些高級將領有過書信來往,這些原件和有關重要材料都存放在德國最高司令部的檔案室裏,這就為製造陰謀提供了便利。海德裏希決定充分利用這些文件。為了保密起見,同時防止別人插手,他命令手下的特工人員潛入參謀本部的秘密檔案室,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有關圖氏的檔案偷出。在這份檔案中,保存著德國國防軍一個代號“R”特別處的文件。這個組織存在於1923至1933年間,公開名稱為“商業企業家活動促進協會”,它曾與蘇聯人打過交道。

十月革命勝利後,建立不久的蘇維埃政權為取得恢複和喘息的時間,曾和德國簽約結盟。這個同盟始於經濟領域,以後則逐步發展到軍事領域,因而其中有德國軍官同圖哈切夫斯基談話的汜錄就不足為怪了。1925—1928年間,圖氏曾任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同德軍統帥部的代表和德軍駐蘇武官處代表的會晤、交談完全是份內之事,自然是代表官方所為,絲毫與私人無關,況且所有這些都發生在希特勒掌權之前。然而不幸的是,它卻被惡魔肆意濫用,成為圖哈切夫斯基招致殺身之禍的“有力罪證”。

從1937年4月起,偽造工作在蓋世太保柏林總部的一個地下室裏秘密進行。為此目的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技術用具一應俱全的實驗室。參加人員都經過嚴格挑選,並有專門的警衛把守。海德裏希下令篡改那份檔案,在談話記錄和來往信件中增添一些詞句,加上新的信件並改變語氣。經過特工專家精心編造、模仿和加工,一份無懈可擊的、內容豐富的檔案很快就搞出來了。所有內容的筆跡、語氣乃至簽名都難辨真偽,這份檔案完全能夠令人信服地將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將領以叛國罪送交軍事法庭。幾天後,案卷送到希特勒手中。他看後大為讚賞,指示設法迅速把這些材料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