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忙碌的假期(1 / 2)

清晨,霧氣纏繞的青山旁,一條十米左右寬度的公路上,古董一身黑色練功服,正沿著公路有規律地奔跑著。

這裏就是古董與何東豪承包的養殖場外唯一一條公路,四周不是田地就是山,廠房正對麵七八百米外是一條寬約兩公裏的西江,如果讓曆史重合,此處的廠房以及周邊的田地將會變成汙染這條大江的源頭,而古董卻把曆史的車輪扭轉了方向。

六間寬敞的大廠房,每間都有四千多平方米,也就是十個籃球場大小。廠房中間是四個完好的籃球場,周邊植有綠化苗木和一些花圃,離這裏兩百米遠的地方還有一棟長一百米寬二十米的三層宿舍樓。

這裏曾經是一間國營的氮肥廠,機器設備早已搬空,如今成為了古董的養殖基地。這麼大的麵積用100萬租用20年,古董心裏正偷笑著呢,不過以當時的物價來參考的話,也算公道,隻不過一般人租用這麼大的地盤也沒用,想要全部租出去更難。當然,要是曆史重合的話,兩年後這裏將會被一些香港人租用開辦化工廠,四周排汙處將寸草不生。

四周的田地以及五個二千多平方米的魚塘也屬氮肥廠的地盤,以前都是廠職工利用空餘時間種些青菜瓜果之類的東西,如今古董卻是用來種植藥材和養殖一些淡水魚。除了一間廠房用來養殖蠍子,另一間用來養豬養雞外,其它四間都空閑著。

曾經的職工都被用人單位調往了別的崗位,隻有幾名家住附近的職工被古董聘用,並沒有什麼後顧之憂,畢竟那麼多工人如果全塞給古董的話,古董也無能為力,不過這間氮肥廠也倒閉了幾年,職工們早就四散而去。

一年的時間,古董他們之前的種蠍產下的卵如今也長成了六七厘米長的成蟲,喂養的麵包蟲和蚯蚓更是多到蠍子吃不完而用來喂雞。當然,有了經驗之後,那些要買麥麩飼供養的麵包蟲就控製著產量,蚯蚓倒不用飼料,任由其繁殖。

如今也隻差靈芝種源沒有弄到手,其它都按計劃進行著,不過就算沒有培育,幾年後這裏也將全是蠍子的天地,到那時,他和何東豪也應該數錢數到手抽筋了。

當然,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目的,不然一個病害的緣故也有可能讓他們前功盡棄,蠍子全軍覆沒。所以古董早就讓何東豪安排人手在另一間廠房修建新的養蠍池,他要把這些蠍子分開飼養,就算真的運氣不好,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一晃就是兩個星期,期間古董除了觀察蠍子的生活習性和做筆記外,他還跑去看他的那些江團魚,還好養魚很多人都會,不像養蠍那樣要摸著石頭過河。

他的那些江團魚經過從他家飼養開始到現在已經兩年了,魚的數量並不多,隻有幾百條,不過全是兩隻手指大小,明顯的產量和質量都上不去。

好在如今生物小強已經著手研究蠍子和江團魚高產的處理方案,而且通過通靈小強的幫助,更是對這些動物的喜怒有了一定的認識,把規律都記下,以便供日後參考。

幾天後,古仁和何東豪也回到了三江鎮,同時帶回來一千多盒的錄象帶,每部好一點的電影古董讓他買幾盒,一般的就一盒。此次古仁一共花去了兩萬多塊,一盒錄像帶二十元,加上他在古麗萍店鋪旁邊租了一間六十平方的鋪麵,以及正在定做貨架和櫃台之類的東西,也要花去三萬多了,還得去辦營業執照,總之這五萬塊在這個年代也不是想像中那麼耐用的。

古董的成績也已經從鎮政府大院外的布告欄處知曉,當然是古董母親親自去看的,而何東豪也開摩托車到養殖場看了一趟,順便把成績告訴了古董。

一百九十八分的成績對於鎮中心小學來說,已經是破了曆史記錄了,也是全縣狀元的分數,那兩分都是從語文試卷中扣除的,數學還是滿分。

對於這個消息連何東豪告訴古董的時候都異常興奮,而古董卻表現出一副不驚不喜,無所謂的姿態,讓何東豪都感到意外,連連搖頭,心想,也許也隻有這種怪物才能小小年紀就靠自己掙下百萬財富吧。

最開心的當然還是李桂蘭,比何春蘭都開心,逢人便說古董的成績。古董因此也適時間內成為了三江鎮的名人,出名隻是考試分數的原故,而並非他擁有的財富。

而另一個古董出名的原因在於他的作品,也就是賣給張大金的那些歌曲,現在已經紅遍大江南北,磁帶更是賣瘋了,一些盜版翻錄的磁帶更是層出不窮。隻不過這個古董的名字並沒有那些歌星紅,也不知道其真人是誰,唯一知道的隻是作曲作詞編曲都是古董。

那些唱片公司上次通過文月華的關係已經得到了古董的基本資料,但是並沒有馬上行動,這時唱片的銷量又狠狠地抽了一巴掌這些高傲的巨頭,相信短期內古董再不出現,他們就會派人去尋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