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牛刀小試(1 / 3)

皮那的畫,葉亦深曾經說過,假如他沒死又能持續的創作的話,他會是二十一世紀最好的畫家之一。

龐畢度中心,現在正在展覽一件年輕畫家的畫作,皮那也有幾幅畫參展,依莎貝拉就是要到這裏來看這幾幅畫的。

他們兩人進了藝術館,就有工作人員走過來,對依莎貝拉道:“依莎貝拉小姐,你又來看皮那的畫了?”他們看來是很熟的樣子。

依莎貝拉對那個工作人員笑了笑,道:“是啊。”

那個工作人員也笑了笑,道:“你那麼喜歡他的畫,你可以粑它們買回去嘛,這樣子每天來看,也很麻煩,不是嗎?”

葉亦深這時才知道,依莎貝拉幾乎每天都會來看這些皮那畫的畫,這讓他很感動,對她的觀感好像又有一些不一樣了。

依莎貝拉有點可憐的說道:“我也想買,可是我沒有這麼多的錢。”

那個工作人員歎了口氣道:“是啊,像我們也是一樣,看到了好的畫但是買不起,這種感覺真是很難過的,還好我在這裏工作,可以看到其他很多好的藝術品。”

依莎貝拉嘟著嘴沒有說什麼話,她的意思是:“她可沒有這麼幸運。”

他們又閑聊了幾句,葉亦深和依莎貝拉兩人便走進了畫廊,畫廊分為三個區,皮那的畫放在第二區,是在進了畫廊以後的右手邊,依莎貝拉完全沒有要看其他畫的意思,直接就走到了第二區,她對畫的位置極熟,很俠的就到了定位。這一區先是幾幅其他畫家的畫,第四幅開始才是皮那的畫。

葉亦深以前看皮那的畫就知道他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可是這次見了他的這幾幅畫之後更是驚奇,他沒想到皮那的畫技竟然進步若斯。

皮那這次參展的畫都是油畫,第一幅畫的是一個在海裏的女人。假如葉亦深沒看過皮那的日記,不知道依莎貝拉這個人,也不知道他認識依莎貝拉的情形的話,可能無法感受到這幅畫的含意和它所表現出來的張力。不過,現在,他很清楚的感受到這幅畫的意境,皮那這幅畫的主角就是依莎貝拉,而情景就是那一天他初見依莎貝拉的情形。

畫的主要色調是藍色,當然,他畫的是海。可是,在海的部分他又融合了好多其他的顏色,紅、黃、綠、紫、橘、白……把海的感覺發揮到淋漓盡致,仿佛海的生命都包括在這幅畫之中,這也表現出他對海深刻的認識和感情,要不是他從小就對海這麼熟悉的話,可能不會表現得這麼好。

海裏的這個女人,依莎貝拉,他用了十分抽象的畫法,乍看之時,並不像是依莎貝拉,但是再看一會之後,就會發覺他把依莎貝拉的特質畫了出來。他畫出了她的感覺,而不是她的外形。

他把依莎貝拉的神情和在水裏的那份愉悅全部表現了出來,葉亦深再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可以這樣子來表現依莎貝拉在水中的那種心情和浸淫在海裏的那種喜悅。他畫得太好了,葉亦深看過他的討記,看過了依莎貝拉,他知道,沒有人可以把這個畫畫得更好。

葉亦深閉上了眼睛,畫中的人和海在他的腦海裏浮現了出來,他看到依莎貝拉輕盈的身軀和高超的泳技在海中盡情的邀遊與嬉戲,這一秒之間,畫中的依莎貝拉已經在葉亦深的心裏遊了起來,她活了,海也活了,這就是皮那的畫厲害的地方,他不光光是有著高超的油畫技巧,他還抓得到事物的精髓,畫得出事物的“神”。

有人說哪個畫家的畫好,哪個畫家的畫不好,技巧固然是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一個畫畫的人要對事物有深刻的感情,好的畫家對事物的感受和常人不同,他必須要對他所畫的人或物或者事情有感情,然後才能表現得深刻。通常好的藝術家都具有這樣的特質。

葉亦深時常在想畫“夜間的咖啡座”的梵穀,他在畫這幅畫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心情”?一個人獨自坐在咖啡座一角,看著紅男綠女,人來人往,或喜或愁,他心裏是什麼感受?眼裏的世界又是怎麼一個樣子?

有此時候去感受這些畫家的心,也是看畫時一種附加的樂趣。

葉亦深浸淫在這幅畫之中好久,大海和依莎貝拉的美相互輝映,蕩漾在葉亦深的心裏,久久不能自己。好一會後葉亦深才張開了眼睛,因為他聽到了依莎貝拉哭泣的聲音。

藝術中心的人怕觀賞的人去觸摸這些畫,所以參展的畫都被隔離地放在玻璃窗內,葉亦深張開眼睛的時候,隻見依莎貝拉抱著放著皮那的畫的玻璃窗,臉貼在窗前,輕輕地啜泣著。

葉亦深再一次的看見她用這種奇怪的姿勢表達她的情感,上一次在皮那的墓地,她全身蜷曲著抱著墓碑,已經夠嚇人了,這會兒又貼著玻璃窗哭,還好葉亦深已經看過一次,不然可能會以為她有什麼問題。而現在,葉亦深知道她正在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她的難過,所以也不想打擾她,隻站在後麵,靜靜地等她哭完。

管理人員來了兩次,就是進門時和依莎貝拉打招呼的那人,他應該以前就看過依莎貝拉這種特殊的賞畫方式。所以沒有阻攔,就任她抱著畫窗,葉亦深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那管理人員走過來和葉亦深並肩站著看依莎貝拉,對他道:“我看她是真的很喜歡這幾幅畫。”

葉亦深笑了笑,不知道該說什麼。

法國人已經算是不太愛看熱鬧的民族,可是依莎貝拉的這種特異的行徑還是吸引了不少人在一旁觀看,她的這種行為或許有點奇特,不過葉亦深不在乎,隻要依莎貝拉自己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就好了。他們是來看畫的,不是來裝模作樣的。每個人看畫時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隻是她表現得有點……“異於常人”罷了。

葉亦深最討厭的是那種朋明什麼都不懂還要裝得頭頭是道的家夥,把自己搞得好像是藝術專家,可是實際上什麼也不懂。更可惡也更可悲的是竟然還有人利用這種人說的話,散播給那些了解藝術品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人,把藝術品的好壞都給搞混了,錯誤的判斷藝術品的真正價值。

對藝術有真素養的都知道,附庸風雅沒有關係,誰說一定要懂得藝術才算了不起?也不見得,這世上大多數的人都無法理解一幅畫或是一件藝術品的真正價值,他們愛附庸鳳雅也隨他們,隻要不傷害到藝術品的本身就好了。

葉亦深更痛恨一種人,就是那些“藝術品販子。”

藝術本來是無價的,可是這些人為了從愛好藝術品的人手中得到利益,將藝術品當作是股票或是其他有價物來炒作,假如這些收入真的入了那些藝術家之手也就罷了,可是這些中間多出來的利益,往往都進了這些販夫的口袋,而那些藝術家還是一貧如洗,這才真是可惡。

葉亦深常常歎息,許多好的藝術家在世時都很窮,以致於沒有良好的環境去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這也是他為什麼要開藝廊的原因,他免費提供場地給這些年輕和經濟拮據的畫家,將他們的作品以合理的價格出售或是介紹給更多的人欣賞。

像依莎貝拉這種至情至性的人,沒有造作,沒有偽裝,將她最直接的感受表現出來,或許是有點離經叛道,但是對這件藝術品和製作這件藝術品的人,這才是最大的尊敬。

人類有的時候大虛偽,不敢也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當葉亦深看著她的表現的時候,心裏有一股衝動,想脫去自己的偽裝,和她一起進入到童真的世界。

一股理性抑製了葉亦深腦中短暫的衝動,葉亦深還是有太多的顧慮,做不到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說實在的,他是羨慕大過驚奇。

依莎貝拉如入無人之境,倒是哭得很高興,直哭了有二十分鍾左右,才依依不舍的放開了這一幅畫,走到下一幅畫之前。她也沒有擦掉她的淚水,就任淚水掛在她的臉上,一派自然天真之情,這就是她令人喜愛的地方。

第二幅畫的主題也是依莎貝拉,隻是時空背景不一樣,依莎貝拉的動作和表情也和上一幅畫各有其趣。

這幅畫裏,依莎貝拉穿著一件白色的衣服在海邊奔跑,皮耶的手法很奇怪,畫中的依莎貝拉沒有腳,並不是衣服太長了看不見,而是他根本沒有畫依莎貝拉的腳。

這樣,讓這整幅畫看起來呈現一種很詭異的氣氛,加上他以灰暗陰霾的色調處理海邊的天空,滿天烏雲扭轉變形,長的、圓的、爆射四散,讓人看這幅畫有很大的壓力,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皮那在畫這幅畫的時候他紊亂又激動的心情。

畫裏的依莎貝拉還是那麼的美,沒畫她的腳,卻讓她看起來有一種飛舞的飄逸,隻是她這幅畫中的眼神似乎在傍惶,好像是在說依莎貝拉的心情,在去與留之間難以取舍。皮耶給這幅畫取的名字是:“戀。”

葉亦深很怕依莎貝拉看了這畫又像看上一幅畫一樣,要抱著它哭好一會,還好,這次她看了以後,並沒有上一次的那種反應,隻是多看了一會,大約十分鍾,就走向下一幅畫。

後麵還有兩幅畫,排在“戀”之後的,皮耶取名為“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