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天降隕石(1 / 2)

由於此類事件前所未有,ZF和軍方根本沒有相應的應急預案,這直接導致了倉促建立的應急機製迅速崩潰——信息的阻塞、指揮的混亂、對應策略的缺失、後勤補給的停頓、各級官員的逃之夭夭……

就這樣,數萬底層官兵在連子彈都供應不上的局勢下憑著血肉之軀、憑著軍人的信念頂在和喪屍搏鬥的最前沿。然而,麵對數以百萬計的喪屍狂潮如排山倒海般的衝擊,倉促形成的防線僅僅抵擋了15個小時便全線崩潰。

兵敗如山倒,潰兵如海潮,失去了指揮的軍人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在那個哀鴻遍野的夜裏、在那個屍橫遍野的城市中,每個人能做的,隻有跑、跑、跑、舍了命地跑……

就這樣,渾身黑血的金少川夾雜在難民潮中湧出了城市、跑向了荒野,在混亂中他和戰友失散,憑著一杆液壓剪和8年的維修經驗,金少川不斷換乘著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就這樣一路狂奔到了這片荒山野嶺,直到那輛農用三輪車耗盡了最後一滴油。

然後,憑著帶出來的一條八一杠和一把54,憑著多年野外駐防磨練出的野生能力,金少川在這窮鄉僻壤艱難地渡過了一個多月。

一開始,金少川還滿懷信心地以為國家會很快恢複正常秩序,但是天上的軍機在不斷減少,收音機能夠收到的頻道也越來越少,而與之相反的卻是路邊的荒村鬼宅卻越來越多,四處遊蕩的喪屍也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金少川從收音機裏聽到了那段讓他絕望的廣播。

那一天,國家通過收音機告訴每一位幸存的國民,讓他們到就近的幸存者基地避難,並且國家公布了全國各地幸存者基地所在的方位——

雖然廣播隻是告知了全國各地幸存者基地的方位,雖然廣播仍然號召大家相信國家相信ZF,雖然廣播仍然要大家堅信會很快恢複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但是這一切卻恰恰說明了整個中國已經淹沒在滾滾屍潮之中——國家這麼說,隻是為了給幸存者一絲希望,畢竟很多時候,人是為了一個希望而活著。

當冬日的寒風席卷了鄂中省時,一無所有的金少川不得不向著就近的鄂中省南埔市幸存者基地走去。盡管他明知道那會是一個決然不同的社會,但是他終究隻有一個人,當大大小小的村莊都布滿喪屍的時候,當子彈打完、槍變成廢鐵的時候,明年初冬的某日就是他的祭日。

當陰森的夜幕籠罩住茫茫荒野之時,渾身虛汗直流的金少川終於回到了藏身之所,這是一處廢棄的小磚窯,隻需堵好磚窯的出入口、防止火光外露,這裏便是一處溫暖的避風港。

金少川把子彈袋扔在一堆茅草上,然後將入口處用厚厚的草簾子堵上,接著他扒開厚厚的灰燼堆用嘴吹了吹,再添上一把茅草,很快一團溫暖的篝火便照亮了他削瘦而堅毅的髒臉,然後一條還算新鮮的兔腿架在了火堆邊的架子上。

借著暗淡的火光,金少川坐在茅草上一邊給54手槍壓著子彈一邊翻開了一本地圖,南埔市基地是鄂中省長江以北唯一一座幸存者基地,到目前為止,金少川距離那裏還有一百多公裏的路程,他必須趕在上凍以前到達那裏。但是要到南埔市,他必須上公路,否則就憑他在這荒野裏走走停停,到達南埔市還不知道要到猴年馬月。

明天要上大路了,希望能找到一輛車吧!金少川合上了地圖,拍了拍背包裏的那個小盒子,那是在某個開鎖公司翻到的工具,隻要有合適的工具,當了8年維修兵的金少川可以啟動大多數汽車摩托車,有了彈藥,又有了車,一百多公裏最多四五天也就跑下來了。

濃濃肉香很快彌漫了小小的磚窯,金少川從背包裏翻出一袋幹脆麵調料,輕輕地灑在烤好的兔肉上便咬了下去——他缺的不是肉,而是蔬菜,這個季節野菜都不好找,長期的單一營養供給已經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維生素缺乏症,金少川終究不是隻吃肉不吃菜依然健壯的蒙古人,雖然他看上去依然強壯,但那如小山般隆起的不是肌肉,而是浮腫,一按一個坑的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