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中國經濟社會形勢總分析 第62章中國經濟發展麵臨的十大風險
1.能否保住貿易順差的局麵
當一個國家長期出現貿易逆差時,這個經濟體離崩潰也就為時不遠了。當年亞洲四小虎的經濟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年在對外貿易上存在逆差;阿根廷經濟出現問題,也是因為貿易逆差;美國經濟出現問題還是與貿易逆差有關係。中國現在確實存在貿易順差,而且外彙儲備非常豐富,好像長期性貿易逆差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但這種可能不是沒有。首先,隨著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中國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可能下降,其次,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對海外資源需求的依賴度增大,第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紅利已經享受殆盡,而中國出口市場不可能無限擴大下去,這3個方麵同時作用,中國很可能出現貿易逆差,何況中國現在的貿易順差已經不是很大。
2.消費型社會傾向
目前輿論界出現了一股將中國建設成“消費型國家”的傾向,而經濟增長最終要靠產能的擴大,產能的擴大歸根結底是靠投資的增長,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靠走高消費的道路保持經濟增長的。
美國的3次大規模經濟危機都是過度消費造成的。人們喜歡將美國看做消費型國家的成功案例,而將日本看做向消費型國家轉型的成功案例,但事實是美國它們並沒有成功,在美國中產階級負債累累,不少的家庭已經破產,而窮人用高利貸的方式購買了住房,但是由於房價泡沫的破滅,導致房子被銀行收回,自己無家可歸;在日本中產階級社會解體,國家債務纏身,難道這就是我們所期待出現的社會現象的嗎?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3.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倒退
150年前,當時大英帝國還稱霸於世界貿易體係的時候,中國無意中成了當時世界貿易的最大受益者,因為中國的陶瓷、絲綢、茶葉在西方太暢銷了,這時英國人開始想一些歪點子,那就是進行鴉片貿易,而等中國開始禁止鴉片貿易的時候,戰爭也就開始了。現在這樣的情況又出現了,現在是美國掌握著世界貿易的秩序,在現在的貿易秩序中,中國再一次成為了最大的受益國,或是即將成為世界貿易的最大受益國,上次以鴉片戰爭收場,這次如何收場,還不知道,上次西方用堅船利炮來對付我們,這次會用什麼“武器”,我們不知道,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做好準備。
4.城鎮化和生產要素價格改革
國企改革所造成的問題剛剛消化完畢,住房、教育、醫療三大改革造成的社會問題尚未找到解決良策,二次醫療能否成功尚有待觀察,民眾普遍受到高房價的煎熬,而中國的城鎮化推進和市場要素價格改革已經拉開了大幕。這兩樣改革是中國目前最突出的風險,2009年一個自來水價格改革就激起社會如此的反彈,這兩樣改革如果不能處理好的話,對普通民眾來說仍然是一場浩劫。
5.國內資產泡沫化
資產泡沫化是中國最大的風險所在,現在對社會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房地產泡沫和股市泡沫。中國股市泡沫的風險性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為中國現在炒股的人還非常少,因此就算股市崩盤波及麵也小。現在最危險的是房地產泡沫,中國房地產泡沫之大,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日本,中國需要做的是引導房價合理回落,但無論如何,房地產對中國的危害已經形成,無論是讓先前的買房者吃虧,還是後來的購房者接受高房價,中國總是會有一批人吃虧的。
6.外部金融攻擊
近年來,中國一直將西方當成老師,可是老師欺負學生的情況,再次發生了。中國的銀行在海外上市時,美國的投行拚命壓低中國銀行的價值,可自己卻大量購買我們的股票,結果中國損失巨大;華爾街將石油、鐵礦石價格炒高後,騙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鐵礦石用戶,簽下帶有對賭性質的套期保值合同,結果中國又巨虧;另外中國購買黑石的股票等都大虧。中國在與海外金融公司打交道的時候,基本上是虧多賺少。當然現在中國尚未遇到像東南亞金融危機那樣的金融大劫掠,況且東南亞金融危機有了前車之鑒,國際金融大鱷如果想對中國進行金融攻擊,可能不再是以前的形式,比如2008年引誘中國簽訂套期保值合同則是國際金融攻擊的一個新形式,在這種新形式麵前,中國的巨額外彙儲備根本就派不上用場。因此中國必須提高警惕既要防止國際金融大鱷采用舊的方式對中國進行金融攻擊,更要預想到新的金融攻擊形式,加以防範,比如中國的外彙儲備買了美國大量的國債,我們要防止他們在這方麵玩出什麼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