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時局2014:問題、困境與必然抉擇64(2 / 2)

3.製造業發達。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20世紀日本股市和房市都經過劇烈的泡沫破裂,但沒有釀成非常嚴重的金融危機,也沒有發展成經濟危機,關鍵就是日本的製造業比較發達。而美國的一個小小的次貸危機就一發不可收拾,關鍵就是美國的製造業已經空心化。而金融危機期間破產的希臘、冰島這些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製造業,冰島主要是金融服務業,而希臘主要靠旅遊業和航運業,因此這些國家在抵禦經濟危機時就顯得非常脆弱。

4.財政無赤字或是赤字在可控製之內。

經濟存在一定的周期,如果政府財政長期赤字,一旦遇到經濟危機,這種赤字就將無法維持下去。而經濟危機時反而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時候,因此政府在經濟比較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製財政赤字,在經濟繁榮的時候儲備下“彈藥”,經濟危機時,才能有備無患。

三、根本層次:縮小貧富差距,讓人民生活有保障

經濟周期不可避免,而經濟周期又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如果一個經濟體中,眾的生存成本比較低,而且貧富差距小,民眾生活有保障,那麼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就強。越是經濟危機時,越能顯示出社會保障製度的重要性。筆者一直認為貧富差距大、生存成本過高和生活沒保障是民生的三大難題,改善民生也應該從這三方麵下手。

1.堵塞財富非正常轉移的渠道。

關於財富非正常轉移的問題,筆者將職業投機客、政府及企業內的貪汙受賄者、非法及不道德的商業行為、黑社會及色情業、不受約束的高管薪酬稱為“新五蠹”,這些人或行為是造成當前中國貧富分化的根源所在,我們要想縮小貧富差距就應該從這些方麵下手。

2.降低民眾的生存成本。

民眾感覺生活艱難,歸根結底是民眾生存成本太高的問題,在前麵章節中,筆者提出了建設“低生存成本型社會”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如果這些可以做到,民眾生存成本過高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3.建立強大的社會保障體係。

發達國家一般都有一定的社會保障體係,而社會保障體係也是抵禦市場經濟的無序性及不穩定性所必備的。我國現在的社會保障體係還相當不完善,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這方麵應該成為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另外,建立強大的社會保障體係,就必須以高稅收為依托,我國現在的稅收不是高了而是低了,我國今後必須加大對富人的稅收,以保障社保資金的來源。

稅收是最能體現階級性的,現在精英大多呼籲減稅,而減稅對經濟沒有任何好處,美國裏根繁榮也不是因為實行了減稅,而是提高利率,鼓勵儲蓄和投資。普通民眾千萬不能盲從於精英的減稅主張,美國和西歐減稅的結果就是中產階級的解體和貧困人口的邊緣化,而高稅收的北歐則國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這足以引起中國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