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青玄行刺皇上(2 / 2)

高陽公主讓吳王好好考慮,就算皇上現在信他,長孫無忌也會在一旁挑撥離間,高陽公主給他支招,讓他主動請求調離長安,一年後父皇忌辰再帶兵回來,這樣大唐盡在他手,當晚吳王寫了親筆信給皇上。

皇上考慮一晚想出一個方法能逼李績回到朝堂,就是讓長孫無忌觸犯到李績的底線,長孫無忌過度幹涉兵權,李績自然會站出來。

上朝時宋州都督年事已高請求告老還鄉,皇上應允後讓吳王擔任宋州都督一職,朝中大臣們私下議論吳王救了皇上一命,卻反被皇上降了職調離長安。

高陽公主到宮裏看望武媚娘,武媚娘自從生下李弘後性格變得溫柔許多,高陽公主問她是否忘記報仇一事,武媚娘告訴她自己心中還有一個計劃。

吳王臨走前擺了宴席請平日關係好的朝臣一聚,眾人在酒桌上猜測皇上為何突然將吳王調離長安,有人認為是青玄行刺一事,有人覺得是吳王不肯幫皇上立妃一事,房遺愛斥責皇上為了武媚娘竟然做如此荒唐之事,他們認為吳王更適合成為天子,比起皇上他們更願意追隨吳王,吳王讓他們不要再提這種謀反的話。

房遺愛回到家後將宴會上的情景告訴高陽公主,實際上高陽公主故意讓房遺愛說那些話,念想一旦被旁人說出,吳王就會想辦法實現,由此一來吳王一定會造反。

李義府與武媚娘見麵,他向武媚娘彙報他在亥時看到吳王與李績見麵。武媚娘問他為何會在亥時會在吳王府附近,自吳王回到長安以來,李義府就很看好吳王的前程,他打算在亥時去巴結吳王時正好看見吳王到長安城外的樹林裏密會李績。

李績問吳王為何約他出來,吳王告訴他自己離開長安的真正原因,吳王打算一年後先帝李世民忌辰之日率領一個精騎部隊回到長安。到時候吳王將會改變長孫無忌在朝堂中一手遮天的局麵,他需要李績的幫忙,所以才約他見麵。

李義府認為吳王的一番話形同叛亂便回來稟告武媚娘,武媚娘讓他將此事保密,不許告訴任何人。

王皇後請來一名道士入宮以金針為皇上醫治風疾,皇上的頭痛有所緩解,之後皇上對王皇後大加賞賜並在夜裏留宿立政殿。

道士叫明道長,聽說明道長緩解了皇上的頭痛,蕭淑妃便來立政殿一探究竟。明道長說自己擅長厭勝之術,厭勝之術是在背後陷害他人的法術,隻有對他人極其怨恨才能生效。

蕭淑妃讓明道長證明給她看,如果他能成功,蕭淑妃也贈給他三箱金帛,否則就割掉他的舌頭。明道長讓蕭淑妃在紙上寫下自己想到的數字筆畫,很快明道長寫好了紙條,他在正麵寫了武,這代表蕭淑妃最為痛恨之人的姓氏,背麵所寫的數字也與蕭淑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