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羅斯福(1)(2 / 3)

1942年,羅斯福拄著雙拐走進民主黨代表大會時,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鎂光燈閃耀不定。羅斯福及強有力的聲音在大廳裏回蕩,富有節奏感的演講完全把代表們吸引住了。歡呼聲整整持續了73分鍾。代表們看到,在經過與疾病作鬥爭後,羅斯福變得比過去更加堅毅老練了。事業上的進取心成了良好的精神治療,它使羅斯福振作精神,掙脫病魔的折磨,步入了成功的殿堂。

在妻子的鼓勵和支持下,羅斯福不顧嚴重殘癱的身體,不顧從政的風險,毅然加入了競選紐約州州長的行列。在激烈的角逐中,羅斯福麵帶笑容,依靠一副夾板,一根手杖,一隻抓東西有力的胳膊,一步一步地為自己鋪設成功之路。

競選後,羅斯福贏得了25000張選票,拄著雙拐坐上了紐約州州長的交椅。

入主白宮

羅斯福取得1930年的州長選舉勝利後,就立即開始了爭取民主黨候選人的提名活動。

1932年,在這災難深重的經濟危機中總統大選又再度開始。共和黨推不出新的候選人,仍由剛任職期滿的總統胡佛競選。民主黨在角逐提名的幾個人中,羅斯福年資最淺,但他從1930年連任州長後,順應民心,政績卓著,無人能與之相比。

因此,羅斯福順利地獲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按照傳統的做法,被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要等待幾個星期,聽候黨的委員會給他送來得到提名的正式通知書。但羅斯福決心打破這虛偽而愚蠢的傳統,他一得到消息,便立即從奧爾巴尼出發前往芝加哥,發表他的接受提名演講。

這篇演講的主旨是向伍德羅·威爾遜總統致敬,並指出作為一個自由主義的進步政黨在曆史上應起的作用。接著他回顧了美國的經濟繁榮和隨後的危機,以及共和黨政府在應付危機方麵的無能,他簡要地告訴人們他準備為度過危機做些什麼。這不是通常那種有意引得代表們拍手叫好的鼓動性演說,而是對形勢的分析和將要采取的解決方案的概述。

然而他在演說中所講的這樣一句話,卻給美國千千萬萬的人帶來了希望——“我向你們起誓,也為自己立下誓言,我保證為美國人民實行新政”。最後,羅斯福宣布:“競選於今晚10時開始!”

在美國,總統競選不僅僅是政治實力的較量,也是政治技巧的表演。候選人不僅要提出能夠吸引選民的施政綱領,而且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塑造良好的政治家的形象。羅斯福為此作了精心的準備,他組織了兩套競選班子:一個是設在巴爾的摩的政治班子,專門負責經費的籌措,演講的安排,由路易斯·豪和吉姆·法利領導;另一個是緊隨羅斯福左右的顧問班子,其任務是起草演講稿和製定具體計劃,他們是出謀劃策者。

隨著競選的逐步展開,顧問班子也越來越龐大。除了早就成為羅斯福私人顧問的哥倫比亞經濟學教授雷蒙德·莫利、雷克斯福特·特格威爾、阿道夫·伯利以及司法專家薩姆·羅森曼等人外,又增添了一批新的專家,其中有農場問題專家亨利·A·華萊士、烈性子軍人休·S·約翰遜將軍、銀行家威廉·伍丁、鐵路專家約瑟夫·B·伊斯景、勞工問題專家唐納德·裏奇伯格、關稅專家詹姆斯·F·貝爾納斯,另外還有參議員基皮特曼、眾議員科德爾·赫爾等。

羅斯福對自己的競選班子十分信任,因為他早就受惠於他的顧問,在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演講中所使用的新詞彙如“新政”,“處在經濟金字塔底層被遺忘的人們”等等,就是他們的傑作。這些詞彙的使用,使羅斯福在下層社會中成為眾望所歸的人物。

但是羅斯福一開始沒有給這個顧問班子找到適合的名稱,他一再戲謔地稱它為他的“樞密院”,這使顧問班子的頭頭莫利感到非常害怕。莫利擔心,這個帶有帝王色彩的字眼一旦被反對派抓住,就會大做文章。直到路易斯·豪用他的歪才起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智囊團”,莫利才鬆了一口氣。

在競選中,智囊團為羅斯福起草了每一篇講演稿,彌補了羅斯福專業知識的不足,也大大減輕了羅斯福的體力和腦力的負擔,使得本來令人疲憊的競選跋涉,成了輕鬆愉快的長途旅行。更重要的是,智囊團的成員以後都成了羅斯福新政的實際製訂者和積極推行者。新政的具體措施,都是他們根據羅斯福總的哲學思想提出來的。

羅斯福也十分擅長進行政治宣傳。他能在每天演講20次,每24小時結交1000個朋友。每當競選列車停下,哪怕是停在沙漠中的貯水箱旁,他也要綁起他的支架,走到後月台上和歡呼的少數群眾說句話或開個玩笑,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