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遇小僵屍(1 / 3)

清虛觀並非平常之道觀,而且其通常習練的道法也與別的道觀不經相同。別的道觀,誦經、清修,也又畫符念咒。可是清虛觀不光畫符念咒,更多的則是習練各種斬妖除魔的功法與咒語,然後就是道法的修為和內氣的修真。其功課繁多,要的不僅是苦練,更多的則是個人的聰慧與悟性。苦練還好,自小就獨自一人的汪實緣什麼苦沒吃過?可是聰慧與悟性,讓師父以及眾師兄們大傷腦筋。一個咒語一套手印,讓眾師兄有時要教上幾十次。一部《抱樸子》讓汪實緣讀的仿若天書般一頭霧水,一臉的懵逼。最初師父和眾師兄們也認為汪實緣畢竟還小,畢竟窮人家的孩子,從來沒有讀過書,相對愚笨些也還可以原諒,可是經過多次的教化和習練一定能有所進展。可是不然,雖然經過二三年了,在汪實緣這裏似乎毫無進展,以至於最後,師父漸漸疏於對他的指導,而眾師兄雖然聽從師父的安排不時地會傳一些道法給汪實緣,但也都是寥寥草草漫不盡心。

在汪實緣這裏也一樣,不喜歡盤坐在殿堂或狹小的房間裏,誦讀經典,畫符念咒,他像所有的孩子一樣喜歡的是在廣袤的大地上,藍藍的天空下肆意的跳躍和奔跑。有時在自己孤寂的時候,想家想父母的時候,亦或受到師兄弟們傷害之下會躲在清虛觀後山的石洞裏獨處、暗自淚傷。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師父和師兄弟們對汪實緣不爭氣不成器而漸漸失去信心,漸漸放任,汪實緣這裏也因師傅師兄弟們的歧視與嫌棄而遭受眾人的不待見和冷落,這樣,原本就不愛說話,極其木訥的汪實緣越發的孤獨與寂寞起來。

清虛觀地處深山之中,且又是在深山之中四邊環山的一個深坑之內,深坑較大,有著一片較為平坦的闊地,清虛觀的正殿就安坐在這平坦的闊地中央。由於深坑太深,清虛觀中央的正殿的常年陰鬱的不見陽光。

但清虛觀的飲食起居之所則圍著正殿兩側建在了山的半山腰上,這樣,在太陽由東向西的運行中,還是可以享受著陽光的普照。坳底的正殿前麵有一條向外延伸的長長的石階,而正殿後麵有一條通向後山的羊腸小道,彎彎曲曲向後延伸,並在兩山相挾之處消失。

後山較之前山更加的陰森,哪裏怪石林立,灌木叢生,哪裏山洞密布,哪裏嗚嗚地山風常年不止。因為這樣,觀中的人少有人願意到後山去,可這卻成了汪實緣的避風港、安息屋和獨享獨處的樂園。

在汪實緣不開心的時候,在他想家的時候,尤其是在他受到傷害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在意也沒有可傾述的人的時候,汪實緣總還是會跑到這裏的其中的一個山洞裏。

孩子的世界永遠是天真與無邪,孩子的世界無憂與無慮的,在外麵受到二師兄奚落和嫌棄的汪實緣雖然痛苦和無奈,但是當他再一次趴在山洞中那個石頭桌上的時候,在上麵獨自下著家鄉經常玩的石子棋的時候,他很快將剛才的不快忘得一幹二淨,而是開始沉浸在石子棋的快樂之中。

王實緣一直都是左手下右手,邊下邊自言自語:“你走左邊,我就走右邊”。說完右手拿起一個石子從石子棋的右側將一顆石子向前方推進一步。右手代表的是自己一方,右手走完,汪實緣抬起左手,拿起一顆石子,猶豫了一會兒,然後從對方棋子圈內直接橫穿一步,接著開口說:“我中間突破,看你如何應對?”

每次汪實緣都會這樣自己和自己下棋,而且下的很投入很自我。可是這一次,卻在自己的耳邊響起了另外一個聲音,吱吱的,不知道說些什麼,他一抬頭,我的媽,不知什麼時候,在自己的左手邊,赫然站著個身著麻布衣裳的“人”來。汪實緣被眼前之人下了一大跳,媽呀一聲,跌倒到了洞的一角。

隻見這人,個頭與汪實緣差不多,看年齡似乎也是大差不差,或者要小一些,那“人”麵容僵硬,麵色青灰,全身死白,身著不知是何朝代的衣物,這時看見汪實緣被嚇得縮到了洞角,便又一蹦一跳的向汪實緣靠近,平直的雙手似乎想拉汪實緣起來的樣子。這個時候的汪實緣被眼前的醜陋的人嚇得不輕,看見這人一蹦一跳的靠近,趕忙大吼道:“你別靠近,你別靠近”,說著話人不住地向洞壁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