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李文化心思細密 凶殺案似有背景(1 / 2)

第8章 李文化心思細密 凶殺案似有背景

“那麼,這兩個人長的什麼樣?穿什麼樣的衣服?您有沒有什麼印象呢?”陳皓想到了2號、3號以及他們身上穿的衣服。

“因為這兩個人是生麵孔,我就多打了幾眼。”“打了幾眼”就是看了幾眼。

“生麵孔?您是說,您從來沒有見過這兩個人嗎?”

“不錯,小旺村有一個賣貨郎——這一帶就他一個賣貨郎,叫汪麻子,三代人都幹這個買賣三,幹這種買賣的,走的是熟路,掙得是鄉裏鄉親的錢。老老少少,沒有不認識的。同行是冤家,兩個賣貨郎走在一起,這生意還怎麼做啊!”曹師傅說的是經驗和常識,有些違背常理的事情是經不住仔細推敲的。

“那個年輕人長得什麼樣?”

“年輕人的臉上有一塊疤,在這裏——”曹師傅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是哪邊?我想不起來了。疤有銅錢大,光溜溜的。”有了這個特征,尋找起來就方便多了。

“年紀大的臉很小,也很瘦,頭上戴著一頂軍棉帽,臉上沒有特別的記號,他當時站在灌木叢裏係褲帶,隻能看到他的臉——臉像刀削得一樣。”

“2號的身形就很瘦小,我看就是他。”左向東道。

“你回憶一下,他們穿什麼衣服?”

“穿什麼衣服?我一時還真想不起來了。”

“那麼,他們說話的口音呢?是本地人嗎?”

“年紀輕的沒有開口,說話的是年紀大的,什麼地方的口音,聽不出來,但肯定不是本地人。”

“為什麼?”

“本地人說話硬,他說話有點軟。”所謂“硬”是指本地人的發音入聲字比較多。所謂“軟”就是在說話的時候,聲調比較完整。據此推斷,應該是北方人。

“別的什麼都沒有說,就問小旺村怎麼走?我告訴他們以後就走了。”

談話該結束了,同誌們走出籬笆門的時候,李文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陳副隊,要不要問一下,這一帶有沒有文物販子的身影?”

“文化,你想得很周到。”

一行人返回院中。

大黃狗搖搖尾巴又趴在了曹師傅的椅子旁邊。

“曹師傅,這一帶古墓比較多,有沒有人到村子裏麵來買一些壇壇罐罐啊!”

“有啊!這幾年,經常有人到二龍山來轉悠,這一帶古墓比較多,不少人家都有一兩件古董。”

“曹師傅,您家也有嗎?”

“有啊!”

“您能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嗎?”

“過去,我家有一個瓦罐,小口大肚子,像一個小壇子。我把他弄丟了。”

“弄丟了?此話怎麼講。”

“兩年前,有一個人跑到我這兒來,是冬天,他嘴上說是問路、要水喝,進了屋子,眼睛就在屋子亂轉,瓦罐就放在長條桌上,他拿起來看了看,問我買不買?我心想,這玩意平時裝點糧食,上麵有一個豁口,還有一些裂紋。能值多少錢呢?你們猜猜看,他給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