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字裏行間
“我們在李炫燁北京的家裏看到幾十幅和女人有關的畫像。其中一幅就是她自己的作品。”
“她也會畫畫?我想起來了,有一次,她和美琴在臥室裏麵說話,我隱隱約約地聽到她從嘴裏冒出‘荊南——學院’,中間是什麼,我沒有聽見,我想應該是荊南市美術學院,因為美琴就畢業於這所學校。”
照這麼講,李炫燁不僅在荊南市生活過一段時間,還在荊南市上過大學。這個情況太重要了。同誌們說不定還要殺回荊南市。
通話結束以後,劉大羽撥通了歐陽平的電話,把在北京了解到的情況告訴了歐陽平。歐陽平當即給陳傑打電話,讓他迅速趕到荊南藝術學院美術係了解翁美琴和李炫燁的情況,同時對李炫燁的父母展開調查——調查的範圍暫時放在荊南市委和荊南軍區,了解和調查的依據是劉大羽在大柵欄胡同138號發現的那張照片。
回到北京市公安局,劉大羽就將照片通過傳真發給歐陽平和陳傑一人一份。
下午四點鍾左右,吳立波來電話,翁老師已經被安排在北京協和醫院呼吸科住院治療。雙方約好在醫院門口見麵。為什麼要在醫院門口見麵呢?劉大羽估計吳立波有話要說。
四十五分鍾左右,劉大羽、安然和牛達明在醫院的門口見到了吳立波。
吳立波告訴劉大羽,翁老師帶來了一些翁美琴的東西,其中有兩本日記,一直鎖在一個箱子裏麵,翁老師從來沒有打開過。自從翁美琴和吳立波結婚之後,這兩本日記本就放在家裏了。翁老師這次到北京來,是想見到女兒,並把日記本交給她。這個東西理應由她保管。當然,翁老師也許已經預感到了什麼。這麼多天,女兒音信全無,做父母的是最敏感的。心靈感應還是會有的。上次吳立波帶著劉大羽他們到謝家集,事後老人應該能悟出一些東西來。現在吳立波又把他接到北京來治病,人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一些活思想的。
要不要將李炫燁的畫像和照片拿給老兩口辨認呢?
經過商量,大家都做出了肯定的選擇,吳立波也同意這樣做。即使老人察覺到了什麼,也總比突如其來的好。
吳立****門而入,三個人跟在後麵。
“這兩位不是——”翁老師已經認出劉大羽和安然。
劉大羽上前一步,緊緊地握住了老人的手,老人的手有些顫抖,他眉頭緊鎖,一臉憂鬱。吳立波的判斷應該沒有錯。老人的神情和上一次見到的樣子判若兩人。
大媽拿起水瓶要到盥洗間去衝水,被吳立波派來的一位女孩子奪下來之後,她還是固執地跟在這位小姐的後麵走出病房,老人好像在回避著什麼。
老人掩上病房的門,這是一間單人病房。房間裏麵還有一個護士,正在一個夾子上寫著什麼。
翁老師從櫃子上拿過一個手提包,打開拉鏈,從裏麵拿出一個很精致的銅匣子——銅匣子有二十公左右分長,十五公分左右寬,五六公分高。銅匣子上有一把小銅鎖。
“立波啊!這個盒子就交給你保管吧!”老人一邊說著,一邊從褲子口袋裏麵摸出一串鑰匙,取下一把銅鑰匙,“這是鑰匙。”老人在說話的時候,眼睛在劉大羽和安然的臉上停留了一會。他的意思好像是:“你們拿去吧!這個東西或許對你們有用。”
劉大羽和安然都在極力控製自己的感情,話在嗓子眼裏麵不上不下,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