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1章 重大發現(1 / 2)

第201章 重大發現

別看彭五腿腳不怎麼好使,但做起事情來卻非常的麻利,他在井口兩邊的磚石隊長豎起了兩根一丈多長的竹竿,竹竿中部再用三根木棍撐著,一個竹竿上麵掛一個燈頭,每個燈頭上裝了一個一百瓦的燈泡,把掏井現場照得如同白晝。

小鎮人吃晚飯的時間早就過去了,但圍觀的人都沒有走,而且越來越多,毛家祠堂的水井裏麵挖出了人的屍骨,還不是一個人,這個消息很快在小鎮上不脛而走,放學的孩子們都來了,下班的人也來了。毛家祠堂從來沒有聚集過這麼多人。

魏所長打電話,安排兩個屬下送了幾斤豬頭肉和一籃子饅頭,拎來了兩壺水。心思細密的魏所長還讓屬下帶來了一瓶白酒,王師傅和兩個兒子把一瓶酒勻著喝了,井下麵“三氣”重,喝點酒衝一衝會好一些。所謂“三氣”就是寒氣,陰氣和邪氣。高裁縫沒有說錯,井裏麵至少有兩條人命,陰氣和邪氣能不重嗎?

大家在井邊湊乎著吃了一頓飯。彭五沒有留下來,魏所長特地關照他留下來吃點東西,他笑了笑,走到人群裏麵去了。

這頓飯算是吃得最快的一頓飯。

金鎖和銀鎖一邊嚼著豬頭肉和饅頭,一邊戴上口罩,兩個人一前一後,下井去了。

今天晚上,王家父子三人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桶一桶的淤泥和骨頭被運了上來。

歐陽平本來以為,見到淤泥就快見底了,沒有想到,井底下的淤泥很深,空氣中彌漫著腐臭的氣味。如果不戴口罩,井下麵是不能呆人的。根據王師傅的經驗判斷,這口水井有很長時間沒有掏了,這個時期也許就是毛家走向衰敗的時期,講究的人家是不會讓淤泥積這麼多的,淤泥越多,水質越差。

讓同誌們和所有圍觀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水井下麵的遇害者一共有四人,三男一女,女人的年齡在四十至四十五歲之間,三個男人的年齡分別是六十歲左右,二十五歲左右,八歲左右。死亡時間太大,具體時間已經無法確定,因為骨頭在淤泥裏麵浸泡的時間太久,氧化和鈣化得十分嚴重。年齡是根據頭骨,牙齒和身高等綜合因素考慮的,也隻能說是大概年齡。

這是不是毛家後繼沒人,香火無繼的原因呢?這四個人的死和密室的傳聞有沒有關係呢?如果有,那麼,密室肯定早就被人發現了。假使這一點能夠成立的話,那麼,李得貴和桂老師的死似乎和密室毫無關係。這麼多的疑問已經完全超出了同誌們的想象力。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李得貴和桂老師的死一定有問題,歐陽平和劉大羽堅信這一點,所以,他們決定要把李得貴和桂老師,特別是桂老師的死查一個水落石出。

七點一刻,金鎖和銀鎖先後從水井裏麵爬上來了,水井已經被掏了個底朝天,用金鎖的話說,最後一桶淤泥是用鐵鍬刮出來的。銀鎖說:“連洞裏麵的淤泥都掏走出來了。”

“井裏麵有洞?”

“對,井壁上有不少洞。”

“蛇很可能鑽到洞裏麵去了。”韓玲玲還沒有忘記那三枚蛇蛋。

劉大羽想的不是這個:“這些洞很深嗎?”

“有的淺,有的深,在距離井口兩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洞,我用鍬把拭了一下,深度正好和鍬把差不多長。”金鎖道。

“你咋不早說啊!”王師傅埋怨金鎖道。

“剛開始洞口很小,隻有半塊磚頭大。”

“你用鍬柄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