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小鎮印象
汽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迂回前進,雁門鎮距離市區有四公裏左右的路程。
五點一刻,同誌們已經能看到第二博物館的金黃色的屋脊了。
“周所長,那就是乾隆曾經住過的行宮嗎?”歐陽平沒有來過雁門鎮。
“對,那就是第二博物館。”
“快到雁門鎮了吧?”
“快了,再有十幾分鍾就到了。”
“前門有一個山坳,那就是雁門嗎?”左向東很好奇。
“對,那就是雁門。”
“雁門山,這個名字取得好。”
“是啊!在這方麵,老祖宗是不乏想象力的。”
“這是什麼聲音?”
“哦,這是泉水流動的聲音。”
“動靜不小嘛!”
“水從山上流下來,這裏是金川河的源頭,前麵有一座石橋。”
聲音越來越大。前麵果然有一座石橋——一座非常古老的石橋,橋大約四米寬,橋麵是用大石塊鋪起來的,沒有欄杆——隻在橋邊上堆了一些石塊,以策安全,左向東將腦袋伸出車窗外。
聲音是從橋下十幾米深的河穀裏麵傳出來的,泉水洶湧,從嶙峋的怪石之間左衝右突,然後奔騰而下,水的落差竟然有七八米,怪不得有這麼大的聲音,水花濺起的飛沫,大家已經從濕潤的空氣中感覺到了飛沫的存在。
這是一座三拱石橋,其實隻有中拱下麵才有水,周所長說,隻有在夏天,山洪爆發的時候,水才可能從旁邊兩個石拱下麵通過。
“周所長,這條河穀通到什麼地方?”
“通到雁門鎮,源頭在‘閻王鼻子’。”
我們的故事第二次提到“閻王鼻子”。
汽車緩慢駛過石橋,一分鍾以後,汽車駛進一個穀口,穀口兩邊是斜立著的岩石,這裏的岩石很特別,有的像寶塔,一層一層的向上疊加,塔傾斜的比較厲害;有的像一摞書,書摞的不齊,有的書探頭探腦,有的書深藏不漏,看上去好像失去了重心,可他們卻巋然屹立。
坐在車子裏麵的人不敢抬頭往上看,兩邊斜立的岩石似乎有突然倒下來的感覺。東側岩石和道路之間有一條深不見底的河穀,泉水流動的聲音和剛才橋下發出的流水聲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岩石上,橫七豎八的古木互相勾肩搭背,形成了一道遮天蔽日的林蔭。
“隊長,你看那兒——”左向東指著一塊突出的岩石道。
因為樹木的遮擋,歐陽平和劉大羽尋找了好一會才看見三個筆觸渾厚、遒勁有力的大字:“雁門鎮”
“這三個字是很有來頭的。”周所長不無驕傲地說。
“什麼來頭?”
“這三個字是乾隆的手筆。乾隆很喜歡雁門鎮,在這裏住了十幾天。臨走的時候,一時興起,寫了這三個字,地方官吏便派工匠將這三個字刻在了岩石上。”
雁門鎮果然是一個福地洞天。
進入穀口,展現在眼前的是參差不齊的黛色的屋脊和白色的馬頭牆。左手是一個偌大的湖泊——先前,大家看到的泉水就來自這裏,夕陽的餘暉灑在湖麵上,再襯以白牆黑瓦飛簷的倒影,更增添了小鎮的神秘感;湖邊的跳板上蹲著幾個女人,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擔水,扁擔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棒槌在手上飛舞。夕陽描繪出一個有一個女人的倩影,路上,還有幾個小孩在追逐打鬧。
難怪榮仁智要開發雁門鎮的旅遊資源。
周所長將歐陽平一行五人安排在雁門旅社,湯主任將同誌們安排在第一進的樓上,這裏緊靠南大街——雁門鎮的街道呈“井”形,東西向的街道有兩條,一條是南大街,一條是北大街,南北向的街道也有兩條,一條在東邊,叫上街,一條在西邊,叫下街。雁門旅社坐南朝北,臨街一麵的房子有兩層,樓上有一個伸出去的陽台,其實是一個走廊,小鎮上如果有什麼活動的話,站在走廊上便可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