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從戰鬥方式上來說分為遠程攻擊型或近身格鬥型,而任何一種類型的機甲從性能上又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性能的評估取決於諸多方麵的因素,最能直接反應出性能高低的兩大要素便是內置的意念轉化係統和引擎動力係統。
意念轉化係統提供了更高速的反應,而動力係統則是提供更高效的執行能力。以兩者為前提,機體材質的選擇以及造型等細節又決定了機甲的固有性能發揮的程度,這才有了形形色色各具特色的機甲。
機師,作為機甲的操縱者,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體現出機甲的戰鬥能力。淩羅對此深有體會,同時他更深刻的銘記著丁大叔的教導,“掌握以及合理利用機甲本身每一項細節,是優秀機師必不可少的能力。”
淩羅誌在成為一名優秀的機師,對待沒一項與機師有關的機能,學習起來自然是一絲不苟,不敢有半點怠慢。通過丁大叔的傳授,在機甲構造的基本理論知識上,淩羅已經能很好的掌握。這對他在以後的日子裏,透徹的認識和理解每一架上手的機甲細節,以至於能完全發揮機甲性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丁滿很滿意淩羅的表現,已經不再急進浮躁,學習上的領悟超卓,一點就通,並不需要自己多廢精力。每當看著淩羅沉浸在學習中,丁滿倒是對自己很不滿意起來,他不滿意自己無法傳授給淩羅更多的東西,可是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機師,需要具備的東西太多了,僅僅是對機甲的了解並不足以成為好機師,而除此之外,自己一樣都無法幫助淩羅去實現。
“鬥士俱樂部”裏的虛擬艙如同一塊吸力十足的磁鐵吸引著淩羅,丁滿也很支持他上這來練習,畢竟自己不能教授給他的東西在虛擬艙裏都有簡略的訓練課程,雖然粗淺了一些,但是總好過沒有吧。
淩羅在虛艙裏,把自己的經驗點夠資格駕駛的機甲,統統玩了個遍,在這過程中,他終於可以給丁大叔店裏的那兩架傳動方式截然不同的機甲,做出自己的評論了,就曾經自己腦海中存在的它們誰強誰弱的問題,就現在看來是很可笑的。
從傳動係統的角度上來看機甲,又有兩種極端的分類,一是機械傳動,二是電路接駁。前者需要手動操作來實現機甲的運作,後者則是依靠意念轉化係統來實現。但是真正這麼極端的機甲是不能被人接受的,純手動操作曾經盛行於舊機械時代,直到意念轉換器的問世,給機甲駕駛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理念。用意識來控製機甲,整體反應速度上要比手動操作快,而且能做到很全麵的反應。不過很可惜的是,意念轉化係統對精神帶來的高負荷使得機師的戰鬥持續性大大縮短,更致命的是難以捕捉或鎖定高速閃躲的目標。因此人們將二者合一,這就成為現在盛行的綜合了兩種係統相互輔助的機甲。
綜合後的機甲出現了以機械傳動為主和以電路接駁為主兩個類別,性能上無法做比較,主要還是因人而宜,各有所長。簡單的說,手指利索的人適合以機械傳動為主的機甲,精神力強的人則適合電路接駁為主的,而兩者都很出色的人同樣也有二者均衡的機甲可供選擇,但這類人一般都是高手。
淩羅不禁為自己曾經有過的要比較二者之間強弱的想法感到可笑。想他現在這個樣子,要身材沒身材,要精神沒精神,手腳的靈活性倒還算不錯,可是身體實在有些孱弱,縱使機甲內配置有液壓緩衝裝置,但是承受不了太過巨大的慣性,特別是無規律快速變向更是讓他一想到就會胃抽筋。現在淩羅能輕鬆做到的就隻能是把機甲當成小型飛艇來開了,再高的難度恐怕要冒點生命危險才行。
大部分時間裏,淩羅都是泡在“鬥士”裏,可是收獲卻不大,除了了解到更多各種型號的機甲外,在戰鬥方麵並沒有多少提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承受不了戰鬥對身體所帶來的負擔,精神輸出上更加是心有餘力不足,有許多動作想做都做不來,著著實讓他覺得很憋屈。也曾經在虛擬艙的訓練區進行了訓練,可是那些訓練都是以輔助加強為主,對於沒學會該項技能的人是一點用都沒有,隻有懂得技巧的才能通過這些訓練得到提高。象淩羅這樣的白紙,這裏的訓練基本上對他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副作用倒是一大堆,每次頭腦發熱的胡亂訓練都讓他覺得身體很不舒服,頭暈目眩胸悶欲嘔,腰酸背疼四肢無力,這些是常有的事情。
在這中情況下,淩羅最渴望的便是能得到指點,他需要掌握每項技能的原理,可惜丁大叔根本就不懂這一行,給不了他什麼幫助,而老媽留下的磁卡中也都是提及技能的運用,沒有提到技能的養成。可是上哪找這麼一個能給自己指點指點的人呢?淩羅把目光投向了學校,學校裏必然是有老師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