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1 / 1)

宮廷之中,一直規矩繁複,或者說是,等級森嚴。所以,三品以下的是無資格入內殿的。官員基本已經入座,此時宜貴妃為主的宮階妃子,才慢慢步入庭中。

也許是時間不當,沒有黑夜與醉酒的氛圍,庭中還不夠熱鬧。是有些拘謹的,即使帝王未曾到來。

與夢中相似的是,各種品類的花菊,應有盡有,還不美哉!更特別的是,男子與女眷之間,有很大的屏風相隔。屏風上描繪的是中秋飲樂圖,倒是很應景。所以說,貴族裏,還是很守舊的,特別是這種傳統節日中。不是說,很多時候,這種場合,都是由來相親的嗎?

不過,待陳瑛細看去,卻又不盡然。清羽這等沒有妃階的,倒是坐在次屏風後麵。而宜貴妃和賢妃,包括那貴人在內,都是坐在屏風以外的主殿之中的。還有,那些可帶家眷的大臣們,身邊帶著的不就是那雲英未嫁的閨女嗎?當然,還有自認為優秀的兒子了。然而,其夫人也隻能呆在屏風內的偏殿中。出官階為一品以上,或家眷之中隻攜妻子前來的除外。

陳瑛暗自想,這不隻是等級原因啊,還有經濟原因!如若宮殿大一些,臣子的席位廣點,不就一家子都能坐一起了?!當然這隻能是她個人想法,讚同的恐怕沒有第二人。

隱約間,有人走進來了。瑛很清楚的知道,那人絕非皇帝陛下。原因有二:一,沒又尖細的聲音傳報;二,主殿席間似乎熱鬧起來。而偏點的氣氛竟也是有些不同了。很多小丫鬟也在竊竊私語,也不怕自己的主子責怪!更有甚的事——是那些太太夫人、皇上女人,也似要想外窺看。

“哎,到底誰來了?”陳瑛實在好奇加納悶,誰呢?竟有這樣的魅力?!

“你是我秦國人不是?”旁的一個多嘴的小丫頭聽了,翻著白眼道:“連李將軍都不知道?!”。

陳瑛是聽到一連串招呼聲,其間夾雜著李什麼,將軍什麼的。不過主殿氛圍熱絡了,距離又遠,自是沒有聽清的。這倒激起陳瑛更大的好奇來,不由向前了幾步。卻感到有人在拉扯著自己的衣角。本想回頭嗬斥,不料竟是小姐。隻得賠笑。

“你想做甚?”清羽很是不放心的看著她,“注重些”

“是”陳瑛也知在此處,若犯了錯就不得了了。隻得退回原位,伸長脖子,想看到些什麼來。好巧不巧,那人竟也是背對屏風而坐的。光一個身影,便知道,那男子定非常人。那倒也是,不然的風靡了這一眾男女不成。可惜的是,陳瑛一直不成見到其正麵。

而後不得不說,真正的、永恒的主角上場了,宴席也算真的開始。

沒有多大的戲頭,老舊的戲碼。上歌舞,說些客套話,席延也就接近尾聲了。

本以為真的就這般無趣的結束,怎料有人不甘寂寞:“李將軍,過了七月,將軍就滿了守孝3年之期,可曾考慮道婚配問題”,一大臣竟突然來了這麼一句,重新點燃宴席熱度。

“是啊!印之,為母盡孝是好,可應知你母最大心願是替爾找一賢良女子,結為夫妻啊”答話的竟是太後。

“臣……”李將軍終於開口,“臣想,大丈夫當先建功立業。外患不除,何以為家!”

熟悉,熟悉的台詞。陳瑛不禁思忖著,這不是漢代霍去病說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而且,這聲音!

這李將軍是不是特愛國,陳瑛不得而知。不願成親,倒是真的。

“愛卿,不可如此”聖上說話了,卻不是正經,倒像調笑說:“朕知愛卿一心為國,但,不可過於無私忘我啊!”

“陛下,您知臣心,丹心可鑒”李將軍言辭切切,“請陛下,容臣再過幾年,才自當慮之。”

以上,兩人也不知拉扯什麼。有人道是李將軍一片忠心為國;有人道是李將軍有故推脫;有人道是京城女子,無人可入其眼;有人道是……

總之,什麼都有,眾說紛紜。

不過,在受過眾多雜書熏燎的陳瑛眼裏:不純啊,不純。這皇帝和李將軍的對話,怎麼聽,怎麼詭異。

終於,逼婚事件也告一段落了。結局,自是以失敗告終。眾人眼裏,是李將軍意誌力堅決。陳瑛眼裏,皇上、懂得。。

月夜,小庭院中。陳瑛如願以償的拚著桂花酒,賞著菊,吃著大閘蟹……

不過,隻有她——一個人。

一個下人,有這待遇過中秋,卻也是幸運。好歹是自己兩個月月錢好求歹求才從禦膳房遷出來的,定不能負了這美景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