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站在人群前,對富家公子說道:“你這般仗勢欺人,就不怕遭報應嗎?”
富家公子囂張地說:“你算什麼東西,也敢管本公子的事!”
這時,村民們齊聲喊道:“不許欺負人!”
富家公子見勢不妙,灰溜溜地走了。
賣花姑娘感激地對張獻忠說:“謝謝你,大哥。”
張獻忠微笑著說:“不用謝,這是應該的。”
回到家,張獻忠把事情經過告訴了父母。
父親欣慰地說:“孩子,你做得對,這才是有勇有謀。”
母親也笑著說:“我兒長大了,懂事了。”
從此,張獻忠在幫助他人時,更加懂得運用智慧,成為了村裏人人稱讚的好漢。
自那以後,張獻忠更加銘記父母的教導,行事也愈發穩重有謀。
有一回,村裏的水源出了問題,井水突然幹涸,村民們的生活陷入困境。大家四處尋找原因,最後發現是上遊的一個大戶人家為了自家灌溉,私自截斷了水流。
張獻忠得知此事後,並沒有立刻衝動地找上門去理論,而是先回到家中與父母商量。
父親皺著眉頭說:“這大戶人家向來蠻橫,不可硬來。”
母親也附和道:“是啊,兒啊,得想個周全的法子。”
張獻忠沉思片刻後說道:“爹,娘,我有主意了。咱們先去聯合其他受影響的村民,人多力量大。然後再去找那大戶人家,跟他們講道理,如果他們不聽,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父母點頭表示讚同。
張獻忠帶著村民們來到大戶人家門前,大戶人家的家丁橫在門口,惡狠狠地說:“幹什麼?敢來鬧事!”
張獻忠不卑不亢地說道:“我們不是來鬧事的,隻是想請您家老爺高抬貴手,把水流還給我們,大家都要生活。”
這時,大戶人家的老爺走了出來,冷哼一聲:“這水是我家先占的,你們能奈我何?”
張獻忠說道:“老爺,您這樣做不合情理,若是鬧到官府,對您也沒有好處。”
大戶人家的老爺有些猶豫,張獻忠接著說:“隻要您把水還給我們,以後村裏有什麼力氣活,我們都願意幫忙。”
最終,大戶人家的老爺同意恢複水流。
事後,父母誇讚張獻忠:“孩子,你做得好,既解決了問題,又沒惹出大禍。”
張獻忠笑著說:“都是爹娘教導有方。”
隨著張獻忠的名聲越來越大,鄰村的一位姑娘對他心生愛慕。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在集市上相遇。
姑娘羞澀地說:“張大哥,你的英勇事跡我都聽說了。”
張獻忠有些不好意思:“姑娘過獎了。”
姑娘鼓起勇氣說:“張大哥,我……我心悅你。”
張獻忠紅著臉說:“姑娘,我……我目前還一事無成,怕辜負了你。”
姑娘堅定地說:“我相信你日後必有一番作為。”
從此,張獻忠的心中不僅有了對正義的追求,也多了一份對愛情的期待。
張獻忠成功解決了水流的問題後,在村民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得到了大家深深的愛戴。
一天,村裏要修繕宗廟,大家紛紛提議讓張獻忠來主持。
一位老者說道:“張獻忠這孩子有勇有謀,做事靠譜,這事兒交給他準沒錯。”
眾人紛紛附和。
張獻忠推辭道:“各位叔伯嬸娘,張某何德何能,擔此重任。”
村民們不依,都說非他不可。
張獻忠隻好應下:“那張某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在修繕宗廟的過程中,張獻忠事事親力親為,每天都忙碌在工地上。
一個年輕後生說:“張獻忠哥,你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
張獻忠抹了把汗:“沒事,早點修好,大家也能早點安心。”
這時,之前向他表白的姑娘也來到工地,給他送來了水和食物。
姑娘溫柔地說:“你喝點水,吃點東西,別太拚命了。”
張獻忠接過,感動地看著她:“謝謝你。”
姑娘紅著臉說:“跟我還客氣啥。”
宗廟修繕完成的那天,村裏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
大家紛紛向張獻忠敬酒表示感謝。
張獻忠說道:“都是大家齊心協力,這功勞是大家的。”
晚上,張獻忠和姑娘一起走在鄉間小路上。
姑娘說:“你總是為大家著想,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
張獻忠牽起她的手:“有你在我身邊支持我,我做什麼都更有勁兒了。”
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兩人相依的身影。